.

蜂蛰伤后过敏看你还撩不撩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英雄情结,小时候在农村,我们展示英雄情结的壮举莫过于捅马蜂窝了,手拿长篙,带着一众前呼后拥的小伙伴,那阵势,宛如一个骑着高头大马,手握长矛的将军带着士兵们冲锋陷阵,伴随着一阵欢呼,竹篙对着马蜂窝一捅,手起蜂窝落,何等的荡气回肠!然而,宿命就是,往往英雄气短,无法得胜凯旋,随着马蜂的穷追不舍,将军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丢掉长矛,带着一群怂兵抱头鼠窜,鬼哭狼嚎声不绝入耳,末了收拾战场,一众人等丢盔弃甲,鼻青脸肿,哭爹喊娘!

相信多数农村长大的80后都经历过这样场景,被蛰伤的钻心的疼痛,是那样的刻骨铭心,而英雄刹那间变狗熊的落魄,又常常让我们忍俊不禁。一晃近30年过去了,捅马蜂窝可能早已不是农村熊孩子逞能的方式,然而,蜂蛰伤的发生,我们还是偶尔见到,而蛰伤后的过敏反应,还是时有发生。

蜂蛰伤并不是熊孩子的专利,也常发生于辛劳的养蜂人中;不同的是,蛰伤熊孩子的多为胡蜂,蛰伤养蜂人的多为蜜蜂;两种蜂均属于膜翅目昆虫,其毒液由生物胺,多肽、高分子量蛋白及大多数酶类组成;其中蜜蜂毒液中主要的过敏原包括磷脂酶A2,透明质酸酶,酸性磷酸酶以及蜂毒素。蜜蜂与胡蜂同目不同科,两者之间并无明显的交叉抗原,因而对胡蜂毒液过敏的病人往往并不对蜜蜂毒液过敏。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对于昆虫毒液过敏的人群中,约6-17%对胡蜂毒液的血清特异性IgE呈阳性反应,9-30%对蜜蜂毒液的特异性IgE呈阳性反应,而且,在这类人群中,男性的比例远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较多的暴露于蜂毒环境中有关,在芬兰,80%的养蜂人均为男性,而在Canary群岛,男性养蜂人的比例高达89%,我国尚无此类流行病学依据,由于存在养蜂人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蜂毒过敏与职业环境的相关性就尤为突出,据报道,在养蜂人中,有22-43%的被叮咬后出现全身反应,31-38%的出现局部反应。蜜蜂频繁蛰伤养蜂人,导致51-79%的养蜂人血清蜜蜂毒液特异性IgE为阳性。而且,不仅仅是蛰伤后可能出现毒液注入过敏,有31%的养蜂人对空气中漂浮的蜂自身残留物以及蜂毒挥发物过敏,在蜂房工作时,可能会出现过敏性结膜炎以及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蜂毒过敏的诊断

首先根据病史,被蜜蜂或胡蜂叮蛰之后,会出现疼痛、瘙痒局部水肿,水肿直径可以达到2cm,过敏所致的局部水肿,其直径可达到10cm以上且能持续24小时以上。全身过敏反应根据严重性科分为4个等级:1级,局部皮肤出现瘙痒、荨麻疹,精神萎靡或者焦虑;2级,出现血管性水肿,胸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晕等症状;3级,出现呼吸困难、喘息、喉头水肿、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心悸以及濒死感;4级,出现低血压、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这些症状多在叮蛰后10分钟内发生。其次根据体内与体外实验,体内试验多采用蜂毒进行点刺试验或皮内试验,体外实验多采用UniCap系统检测蜂毒的特异性IgE水平,阳性可辅助诊断。值得一提的是,被蜂叮蛰后过敏反应发生的严重程度与血清蜂毒特异性IgE以及皮肤试验的阳性水平并无显著地相关性,甚至有些人群在蜂蛰伤后发生速发性全身反应并非由IgE介导,有研究表明10%的发生过敏性休克的蜂蛰伤病人,其蜂毒皮肤试验及血清特异性IgE均为阴性,具体原因目前无从得知。再次,活蜂激发试验似乎是检测病人是否会发生过敏反应的最佳方式,然而,由于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无法预测的严重过敏反应,甚至很快导致病人死亡,目前并不被大多数国家所推崇。

蜂毒过敏的治疗

首先是要做到避免接触,尽量不去草丛、花丛以及树木较多的地方;养蜂人尽量更换其他职业;被蜜蜂蛰伤后,其毒液只需20秒就能全部注入人体,因而需要尽量在20秒内拔出蛰针,胡蜂蛰伤后蛰针很难找到,对于拔出蛰针没有特别要求;发生局部过敏反应的患者,冰敷、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以及止痛药也可以使用;若出现短时间内的脏器损伤,可以尽早行血液净化治疗;若蜂蛰伤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处理可遵照过敏性休克的指南执行,主要是肌注肾上腺素,静脉注射或口服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组胺药。

蜂毒特异性免疫治疗即蜂毒脱敏治疗,总疗程3-5年,对发生过蜂蛰伤所致威胁生命的严重过敏反应,其蜂毒皮肤试验及血清特异性IgE均为阳性的病人,脱敏治疗尤为适用。蜂毒脱敏治疗对于80%蜜蜂毒液过敏以及95%的胡蜂毒液过敏的病人均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治疗后再次发生叮蛰,其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可由治疗前的40-60%下降至5%以下。

蜂毒过敏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部分病人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其再次发生叮蛰时过敏症状可能会消失。因而对于蜂蛰伤后未发生过敏性休克等威胁生命的严重过敏反应的病人,蜂毒脱敏治疗并非其最佳选择。

蜜蜂是一种益虫,能够传花授粉,每年的春夏交际,花丛锦簇,万物生长,它们功不可没,而且,蜜蜂若非受到激惹,不会轻易蜇人,因为,蜇人之后它们将付出生命的代价。胡蜂非益虫,喜甜食,常啃食水果,对果农是一种威胁,但由于过度捕杀,数量渐少。对于它们,我们都应该保护,任何生命都值得敬畏,只有敬畏生命、敬畏自然,这样,自然才会保护我们。

参考文献

Beevenomallergy.ClinExpAllergy;30:-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dlmglux.com /fzscs/6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