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目眩、恶心欲吐,这可能不是贫血或者高血压病犯了,而是“耳石”在作怪。近日,医院急诊科帮助一名60岁的梅阿姨治好了令她苦恼多天的耳石症。
据南院急诊科副主任毛昆介绍,半个月前开始,梅阿姨每天进行起床或者下蹲等改变体位的动作时,就感觉天旋地转、恶心呕吐,要休息片刻才能缓解,去诊所理疗、在药店购买治疗头晕的药物,均无效果。近日,梅阿姨晨起时再次发作眩晕,自觉天旋地转,恶心欲吐,医院急诊科进行治疗。
结合梅阿姨的日常生活习惯,毛昆在检查时发现患者眼球随着体位的改变会出现震颤情况,这种病症一般考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随后毛昆为梅阿姨进行了手法复位,几分钟过去,梅阿姨头晕、恶心的症状消除,改变体位时眼球也没有出现震颤的情况,效果立竿见影。此次的治疗效果及急诊科医护人员热情、周到的医疗服务使梅阿姨及其家属感到非常满意。
据了解,医院急诊科秉承着以中医为特色,中西并重的治疗理念,多年来以先进的医疗设备、便捷的就医流程、精湛的急救技术为,全市的人民提供高素质、高效率的急救医疗服务。
小科普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指头部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的眩晕,为内耳引起的眩晕病,属于一种自限性外周前庭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头部运动在某一特定头位时诱发短暂的眩晕伴眼球震颤。
诱发因素头部位置发生变化、受凉感冒、熬夜劳累、失眠、情绪波动精神刺激、头部外伤或者中耳手术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导致内耳供血不足也有可能导致耳石症的发生。
根据不同眩晕类型选用不同复位手法,可徒手进行耳石复位,操作简单,常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此操作应该由专业医师判断后操作,可在急诊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门诊完成。
文字/毛昆摄影/胡敏编辑/王絮菲审核/温小荣▼往期精彩回顾▼市委书记林彬杨、市长谢来医院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全省唯一!医院获批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医院打造“有温度的服务”——医院多措并举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医院斩获年度市级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优秀项目医院年中医药膏方文化节活动顺利举办立足中医特色服务百姓健康——医院开设门诊综合治疗区!》服务号《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