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务人员处理完毕后,指战员利用多功能担架将被困者成功转移到山脚下,顺利医院进一步治疗。目前被困者已无生命危险。
正式入秋后的江门
气温舒适,多晴无雨
正是出游好时节
不过(咳咳咳)
也是马蜂伤人的高发期!
△来源图虫创意,已授权
1
近日,江苏连云港小学生小李在放学路上,不幸被一群马蜂包围,全身上下被蜇了多下,病情危急!
小李妈妈介绍,孩子是在放学后路过当地市民广场一个马蜂窝时,突然被一群马蜂围攻,瞬间浑身上下被蜇了的多下,脑袋、额头、手和脸等部位被蜇得千疮百孔。
随后小医院进行抢救,经过全力救治,情况有所好转,但依然没有脱离危险期。
以上提到的恩平男子和
小李的遭遇绝非个例
秋季蜂类活跃大家外出一定要当心!这些你要知
蜜蜂和马蜂的区别:
马蜂学名胡蜂,也是黄蜂的一种。与蜜蜂不同,蜜蜂的刺上面有倒勾,蜇人之后会将刺留在被蛰的人身上,自己的部分内脏也被带出来,蜜蜂过不了多久就死了。而马蜂的刺是反复使用的,也就是扎人之后还能拔出来,于是它可以反复蜇人。
它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马蜂身长最大能达到五六厘米,尾部的毒针有一厘米多长。受到惊扰之后,马蜂的毒针在蜇人的时候就像缝纫机针头缝线连续多次向人体注射毒液,之后,毒液便会顺着人体的毛细血管迅速流向全身。毒液有致溶血、出血和神经毒作用,能损害心肌、肾小管和肾小球。
蜂蛰伤主要表现:
局部红、肿、热、痛、重者变黑、瘀点,并可发生组织坏死。若为蜜蜂蛰伤,则有螫针残留。全身中毒反应可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以及红斑、瘙痒等过敏反应。轻者可在数小时内消失,若为群蜂多处蛰伤,则可发生严重中毒反应,出现溶血、出血、呼吸困难乃至呼吸衰竭。另外,如果是对蜂毒敏感的个体,即使被单个蜂蛰伤就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主要以局部清创消毒,使用抗炎止痛药物为主,有毒针的还需要尽快拔出。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的还需要进行抗过敏、抗休克、保护肝肾功能等治疗。小编也要提醒大家户外活动、登山时一定要做好充足准备1
登山前
登山前要计划好路线,了解山区路况、当地天气情况,并把时间、地点、线路告知亲朋好友。
根据情况,携带好地图、指南针、手机、电筒、绳索、食品、药品、雨衣、刀具等物品。
2
选择正规景区
△彭伟宗摄
切不可为寻求刺激,冒险选择和进入未开放或未开发的山地区域,因这些区域地形复杂,没有基本的游览设施且存在通信信号盲区,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
3
衣着颜色要鲜艳
万一迷路被困,便于搜救人员发现。尽量轻装上山,少带不必要的杂物,以减轻负荷。
4
一旦迷路或被困,保持冷静
如果手机有信号,应马上报警或和当地有关单位联系,请求救援,取得联系后应固守待援,切不可盲目尝试出路。
6
小心用火,勿留火种
切勿乱丢烟蒂,避免引起山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