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
胡笑敏获奖啦
5月7日,重庆市年“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共护全民健康”护理劳动和技能竞赛在中医院(医院)举行。
竞赛活动历时一个月,参赛人员均为来自抗疫一线护理人员。竞赛内容主要包括个人防护用品穿脱、急救技能操作、基础护理技能操作、理论知识答题。
经过一天的比拼,此前从半决赛中脱颖而出的25名优秀护理人员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个人一等奖2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5名。
来自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管护师胡笑敏获得三等奖。
胡笑敏是一名ICU护士,一位平凡却不简单的生命守护者。她每天都保持着非常快的工作节奏,用心呵护着每一位重症病人,因为在ICU,谁也不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每分每秒的守护、观察、治疗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她是守护天使
将爱心献给每一位患者
胡笑敏已经从事护士工作14年了,这些年以来,她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病人,全程优质”的服务理念,坚持以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服务态度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把爱心献给每一位患者,做患者的守护天使。
胡笑敏曾收治了一个“先兆子娴”的病人,患者是一位清醒聋哑女性,由于有听力及语言障碍,入科时沟通困难,胡笑敏立即为患者详细书写监护室内外的环境和主要的医疗措施,让患者减轻其孤独、恐惧感。她通过多种非语言的交流来了解患者的需要,比如说用图版、笔和纸进行交流,或根据患者的表情、手势来判断患者所要表达的意图,或者是一些直观形象的图片,如一碗米饭表示饥饿,活动大拇指表示要解大便等等;经常给予患者鼓励的眼神、安抚的动作,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及精心护理,病人很快就康复出院了。临出院时患者不禁泪流满面,拉着胡笑敏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在医院开展“五声”服务及星级护士评选活动中,病人及其家属都对胡笑敏交口称赞,医院评选的月明星和季度明星。但胡笑敏却觉得她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成绩属于过去,未来的路任重道远,她将继续努力,不断进取,把护理工作做的更好。她以奉献为宗旨,用勤奋敬业、热情和爱心,打造了自己闪亮的青春。
疫情期间她毅然瞒着家人请战武汉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张张“请战”的申请、一个个逆行的背影不断冲击着胡笑敏,“我也要参与其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本色!”年1月27日,她瞒着父母和丈夫,医院主动请缨。年2月2日,胡笑敏成为了重庆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踏上了武汉的征程。
支援期间,胡笑敏作为小组组长迅速熟悉工作,统筹人员分工协作,正确执行医嘱,严格三查八对,按护理操作规范进行有条不紊的操作,积极配合医生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按照院感要求实施感控,督促大家做好院感隔离工作,做好防护措施,做到医务人员零感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自己的贡献。
胡笑敏所在的病区面对的都是确诊的重症患者,全体医护人员实行倒班制,每天对40名左右的重症患者实施24小时不间断护理。由于是三级防护,她必须穿隔离衣、防护服,戴护目镜、N95口罩、外科手套,摸患者的血管非常困难,只能凭平时练就的本领,找感觉扎,大多数都是一针穿刺成功。穿防护服连续工作4小时,为了节约防护物资,尽量少喝水,穿上尿不湿,中途不喝水,不吃东西,不去上厕所,一班下来,几乎全身湿透,面部、鼻部、额头的皮肤尽管做好保护,下班仍能看见深深的红印。但胡笑敏表示,“工作虽然辛苦,面对患者一天天的康复、一声声的夸奖、一封封的感谢信,让我感到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也激励着我继续‘战斗’。”
平常工作中她积极创新、勇于探索
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护士,科室危重患者多,护理安全风险系数高,基础护理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
但她在工作中积极创新,勇于探索和实践,协助护士长积极开展科内新业务新技术,陆续开展了密闭式吸痰、有创动脉压力监测、持续肾脏替代治疗(体外抗凝技术)、血浆置换、鼻空肠管盲插技术等,年度开展有创压力监测技术例,大大降低了患者因反复穿刺的痛苦,精确了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为医生提供了准确的血液动力学监测指标;开展的持续肾、血浆置换成功抢救蜂蜇伤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17例。鼻空肠管技术医院的技术空白,解决了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难题。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于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上游新闻,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支付稿酬,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