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儿童意外伤害频发,让人痛心惋惜的同时,也敲响了安全警钟!家长们应时刻警惕,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临床上统计显示,动物伤害、跌落、误食药品、溺水和烧烫伤这5类儿童意外伤害最常见。
警惕!
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意外!
No.1
蜂蛰狗咬:先拔刺,再冲水
被蜂蛰伤有时会引发过敏,严重时出现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甚至休克。孩子身形小,被猫狗咬伤,多为脸部和颈部,易导致感染和留疤。
急救措施
被蛰后,先用镊子拔出刺,挤出毒液;再用肥皂水或清水充分清洗伤口,医院。猫狗咬伤,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用清水和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不少于20分钟,若伤口过大,不宜过度冲洗,防止引起大出血。
预防
不让孩子接近正在睡眠、进食或警戒的猫狗;出游时不要踏入人迹少的草丛或者灌木丛,不要穿深色衣服,提醒孩子不要拍打蜜蜂等攻击性昆虫。
No.2
跌落摔伤:分泌物,别硬堵
儿童经常跑动、攀高,易摔伤。3—5岁孩子,头部较大,自身平衡性不好,摔破头部极为多见。
急救措施
先检查孩子情况,医院,家长不要堵住和擦拭从耳、鼻中流出的分泌物,以免脑积液回流会造成颅内感染。
预防
注意摔伤高发地:床上、楼梯、窗户、树上、自行车、娱乐设施等。爬行的儿童容易从床上摔落,初学走路儿童易摔下窗户和楼梯。因此,室内楼梯、台阶要安装防滑条,或用儿童坐椅固定好。
No.3
澡盆溺水:趴床上,挤后背
3岁以下儿童浴室溺水,居儿童意外伤害致死原因第五位。因看护者疏忽,造成孩子栽进脸盆里,无法抬起头,导致意外的事件也不在少数。
急救措施
发生危险后,让孩子趴在床上,推挤孩子背部让水排出,必要时做人工呼吸。
预防
家长在孩子洗澡时做好看护和防护工作;不让孩子在池塘、湖泊或者河流附近玩耍,水井和蓄水池要有安装防护栅栏。
No.4
误食药品:多喝水,促呕吐
儿童可能将药物当糖吃。误服安眠药、避孕药、抗风湿药,可引起药物中毒;误服灭鼠药,可造成死亡;误服石碳酸,可造成口腔黏膜、喉、食管、胃部灼伤。
急救措施
儿童误食药品后,尽快给他喝大量的凉水,刺激其喉头,使其呕吐,医院,进行洗胃治疗。
预防
将药物放在远离儿童的地方或高处;儿童药品和成人药品分开放置;教孩子基本用药常识。
No.5
烫伤烧伤:用凉水,赶紧冲
孩子可能会被热水、热粥、热汤等烫伤,也可能因碰倒煤炉等造成烧伤。
急救措施
烫伤后,立即用凉水冲,使其降温。冬天时要先连同衣服冲洗,降温,再检查烫伤程度,要保持创面干净及水疱完整,涂些烧伤药膏、抗菌素软膏后,用干净的布、衣服包裹伤处,医院。
预防
勿让儿童点火柴、点煤气灶、烧柴火;热水瓶、热粥、热汤锅放在儿童接触不到地方;让孩子远离电源插座及开关;化学药品如酸碱类及外用药应放箱上锁。
儿童意外伤害主要是因为家长、教师或其他监护人看护不到位,以及安全意识不足。户外、学校、托幼机构、商店、游乐场等公共场所,都是儿童出现意外的高发地点,因此,一定要积极的预防和重视。
护e家温馨提示:小孩子由于平衡能力差,有时难免会伤了膝盖、烫了手指、摔伤等等,当孩子遭遇意外伤害,家长们应当保持镇定,冷静地为孩子进行急救处理,因此,了解一些急救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小编熊熊整理
医院
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39号
(紧邻牛角沱公交车站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