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
一直以来
蜜蜂便被誉为“勤劳”的化身
熙熙花丛中忙碌小巧的身影
引得许多文人争相取材吟颂
然而,
小小的身躯蕴藏着大大的能量
倘若不小心被它们蜇伤
该如何是好
……
小编准备了小科普蜂蜇伤症状
蜂蜇伤是被蜂(如蜜蜂、大黄蜂、胡蜂等)蜇伤后出现局部和系统中毒症状,是一种生物性损伤,是临床急症之一。蜂毒的主要成分是组胺、神经毒、蚁酸,蜂尾部毒刺刺进皮肤后,可将毒素注入人体,从而引起的生物性中毒,导致局部或全身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溶血、肝肾损害、过敏性休克。
被蜂蜇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显著的烧灼感或痛痒感,周围潮红肿胀,中央常有一个刺蜇所致的淤点,较重者形成水疱。少数可伴有全身中毒现象,受蜇皮肤立刻红肿、疼痛。如果被成群的蜂蜇伤后,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出现休克、昏迷甚至死亡。对蜂毒过敏者即使单一蜂蜇伤也可以引发严重的全身反应。大黄蜂蜇伤,可导致休克,昏迷,抽搐,心脏和呼吸麻痹等,可致死亡。
急救处理
▲绷扎:四肢的严重蛰伤,立即绷扎被刺肢体的近心端,每隔15分钟放松1分钟,绷扎总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拔出毒刺:首先检查有无滞留于皮肤内的毒刺,发现后立即小心拔除。方法是用胶布粘贴后揭起或用镊子将刺拔出。若扎入皮肤的毒刺还附有毒腺囊,则不能用镊子夹取,以免挤入毒液而使反应加重,可以用尖细的针头或刀尖挑出毒刺和毒腺囊。在野外无法找到针或镊子时,可用嘴将刺在伤口上的尾刺吸出。不能用汞溴红溶液/碘酒之类涂擦患处,会加重患处的肿胀。
▲中和毒液:蜜蜂的毒液呈酸性,可选用肥皂水或5%~10%碳酸氢钠溶液洗敷伤口;黄蜂的毒液呈碱性,可选用硼酸粉或食醋洗敷患处,以减轻局部症状。
▲局部疼痛、红肿处理:局部红肿处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以消散炎症,红肿严重伴水疱渗液,可用3%硼酸水溶液湿敷,疼痛严重时可酌情使用止痛剂。四肢被蜇伤应减少活动,局部放置冰袋冷敷,以减少毒素吸收。症状严重者,可口服或局部应用蛇药。
▲保持呼吸通畅:如果发生过敏性休克,在医院的途中,要保持呼吸畅通。
如何预防
▲注意穿着和卫生。在去登山或者郊游的时候,注意不要穿深色衣服以及黄绿色衣服,尽量穿白色的衣服,最好穿长袖长裤,避免鲜艳的颜色吸引到蜜蜂或马蜂。除此之外,在出门以前,最好洗个澡消除身体的异味,爱打扮的朋友注意不要喷香水,以免由于身体异味或者香味吸引昆虫。
▲不要去昆虫多的地方。登山或者外出踏青郊游时,要避免踏入人少的草丛或者灌木丛,这些地方往往有蜜蜂或者马蜂安家。除此之外,还要观察树枝和岩石上有没有蜂巢。遇到蜂巢之后,一定要绕道行走,不要去捅蜂窝。
▲保持镇定。如果在户外发现有蜜蜂从身边飞过,应当站立不动,不要慌张,这样蜜蜂就会慢慢飞走。千万不要拍打蜜蜂或者奔跑,否则就会招来蜜蜂。
▲保护好头颈。如果被蜜蜂误解遭到蜜蜂攻击,这时候要用衣服保护好头颈,往蜂巢或者蜂群相反的方向跑,也可以原地趴下,把露着皮肤的地方遮住。等蜂飞走后,应当用肥皂水清洗被叮咬的位置,然后涂抹消炎止痒的药物。
蜜蜂虽小可不能掉以轻心哦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了大家学到了吗?与小蜜蜂保持距离也是一种美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