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蜂”患
知识小科普
马蜂危害有多大?
遇到马蜂怎么躲避?
被马蜂蛰伤怎么急救?
日常如何做好防范?
答案都在这里
夏秋季正是马蜂繁殖的旺季,近期有多名员工在户外作业时遭遇马蜂:
年5月27日中新首府环境管理员被马蜂蛰伤;
年5月30日凤凰城A区绿化管理员清扫绿化垃圾时被马蜂蛰伤;
年6月7日清远项目环境管理员在清理垃圾时,被马蜂蜇伤头部;
年7月12日华南碧桂园环境管理员在清理枯叶时被马蜂蛰了头、手、脚等部位;
年7月25日,华南碧桂园物管员在修剪绿篱时,嘴唇下巴处被突击的马蜂蛰伤,导致嘴唇及下巴处红肿,整个头部发麻发晕;
年8月16日高山花园项目绿化管理员园区修剪边检交界处的围墙绿化时,被马蜂扎到,出现浑身痛,晕厥,血压降为0,医院抢救。
马蜂危害如此之大,那应如何做好防范呢?
这些知识你得先知道~
一、马蜂是什么?
马蜂,学名"胡蜂",又称为"蚂蜂"或"黄蜂"。体大身长毒性也大,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属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二、马蜂的危害有多大?
(一)毒性:
毒液中有三类毒素严重威胁生命:
1、组胺毒素,它会导致患者过敏,出现喉头水肿及呼吸困难症状;
2、溶血毒素,这与被蛇咬伤后中毒类似,患者尿液呈酱油色,原因就是血红蛋白被溶解,造成肾功能衰竭;
3、神经毒素,它会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导致患者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二)中毒表现:
1、毒液呈碱性,被蜇后受蜇皮肤立刻红肿、疼痛,甚至出现瘀点和皮肤坏死。
2、眼睛被蜇时疼痛剧烈,流泪,红肿,甚至发生角膜溃疡。
3、全身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血压升高等,轻者以上症状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消失;
4、严重者可有嗜睡、全身水肿、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
5、马蜂毒液可引发过敏反应,对蜂毒过敏者可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事实上蜂毒引发的过敏往往比蜂毒本身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三、遇到马蜂怎么躲避?
1、远离警戒范围:
若遇见单飞的马蜂在周围盘旋,表示你已接近它的警戒范围,要尽快离开,以免它发出信息招来群蜂攻击。
2、切勿拍打马蜂:
马蜂是色盲,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不必理会;蜂停落在头上、肩上时,轻轻抖搂即可,不要拍打。
3、遇到马蜂袭击不要狂跑:
遭遇马蜂攻击时不要顺风逃跑,也不要扑打,应立即蹲下并保持不动状态,用衣物或一切遮挡的东西将头部、脖子等迅速包裹,身体卷缩,减少暴露部位。
四、被马蜂蛰伤怎么急救?
1、被蛰后快速远离蜂巢
立即远离蜂巢以免再次被蛰。逃到安全距离外后,如果可以注意观察一下马蜂的形态特征,以便求医时医生能迅速判断出毒蜂的种类。
2、检查伤口处是否有毒刺残留
被蛰伤后要冷静下来检查伤口是否有毒刺,如有毒刺用镊子等工具取出。
3、挤出毒液,反复冲洗
马上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并用手挤压伤口,挤出毒液,注意要挤压伤口直至流出鲜红的血液为止。及时用食醋等弱酸溶液反复冲洗伤处,因为马蜂的毒液呈弱碱性,用弱酸性溶液冲洗可起到中和毒性的效果,可以减少红肿和过敏反应。
(ps:如果情况紧急又没有干净水源,可以用唾液涂一下伤口,减缓症状。)
4、正确涂抹药物,科学消肿
及时涂抹药物可快速消肿止痛,如云南白药、南通蛇药、风油精等。也可找些半边莲、马齿苋、紫花地丁、蒲公英等中草药捣烂后敷在被蛰处。
切记不可用脏水、红药水、碘酒、牙膏、泥糊等擦抹,这样会加重肿胀和感染伤口。
5、切勿用手挠患处
被马蜂蛰伤部位一般会伴有痒痛的感觉,不要用手挠,以免加剧红肿。
6、切勿大意,及时送医
马蜂蛰伤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被马蜂蛰了后任何明显异常医院就医。
马蜂蛰伤容易出现休克前兆或休克。如果伤者出现神志不清、心跳呼吸骤停的情况,应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并拨打,及时抢救。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点击查看
五、日常如何做好防范?
1、加强个人防护:
野外作业或游玩时,应加强个人防护,比如穿浅色衣裤,随身携带防虫药水。
2、做好预防准备:
庭院要经常修剪树木,翻松土壤,减少马蜂筑巢的机会,房屋前后避免种植多汁植物,减少马蜂进屋隐患。
3、避免马蜂集结:
不要在空旷地方摆放未掩盖的糖类食物及饮品,以免马蜂集结。
4、切勿惊扰蜂巢:
在野外作业时应观察周围环境,避免惊扰蜂巢,在马蜂分布密集区作业要穿倡议长裤防护。
5、切勿火烧蜂巢,请专业人士处理:
遇到蜂窝,切勿擅自行动,应报备相关部门,请专业人士处理。
没有什么比你的安全和健康更重要!
广清莞深区域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