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退行性瓣膜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在心血管领域已经成为继冠心病和高血压之后排名第三的病种,而且随着高血压发病率趋势的年轻化,瓣膜受损的概率越来越高,TAVR的飞速发展也是大势所趋。
年4月1日,医院张申伟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应用SAPIEN3瓣膜完成了一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手术,这也是SAPIEN3瓣膜纳入郑州医保后医院的开台手术。
降低冠脉风险减少并发症
张申伟教授介绍到,此次手术的对象相对来说比较特别,患者因冠心病入院治疗,造影显示冠脉重度狭窄,由于患者首发症状是心绞痛,首先行PCI治疗,但PCI治疗以后,病人活动后还会发作心绞痛,超声显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经过仔细检查和充分分析,张申伟教授和团队成员决定为患者行TAVR手术,但手术风险重重。病人中度钙化,右冠窦和无冠窦有融合;冠脉开口较低,大概在7-8毫米,但做TAVR要求至少10毫米以上,术中冠脉有较大风险,而且病人瓣叶比较长,瓣叶开口已经到了左主干开口以上,在进行球囊扩张或者跨瓣时也会助长冠脉风险。“如果一旦出现冠脉堵塞,就需要进行PCI干预。”术前,张申伟教授带领团队就冠脉风险和术中的冠脉保护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和保障措施。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跟病人充分沟通后,最终选择了SAPIEN3瓣膜。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和团队无间的合作,一个小时左右的手术过程流畅顺利,术后几乎没有跨瓣压差和瓣周漏,冠脉也没有受到影响。瓣膜成功释放,效果良好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作为省内TAVR医院,医院每个月都要接收不少主动脉瓣病适合行TAVR手术的病人,前期因为经济承受能力等问题,很多病人只能接受外科手术或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张申伟教授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瓣膜到国内进入临床,纳入医保,惠及更多患者;更希望瓣膜能够打破年龄限制(现在一般要求70岁以上),并在耐久性上面更上一层楼。
设计巧妙既好用又实用张申伟教授介绍,SAPIEN3瓣膜植入以后,因为流出道比较短,术后发生传导阻滞、需要进行装起搏器的概率也比较低,对病人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SAPIEN3瓣膜的设计非常巧妙,操作比较简单,术者相对来说更容易上手。包括可调弯、血管造影直径等;而且它在减少并发症方面也展现了很多优势。”
第一,SAPIEN3瓣膜是球扩瓣,相对于自展瓣有很大区别。自展瓣主要在于定位,一旦瓣膜出现移位,补救措施相对来说比较单一,而球扩瓣是定好位进行球囊扩张,发生球囊移位的风险相对来说较低。
第二,SAPIEN3瓣膜的可调弯设计,在过弓和过瓣的时候,都可以调节输送鞘的弯度,便于更好地过弓,更好地跨瓣。
第三,SAPIEN3瓣膜的输送鞘比较小,只有14F,对于一些入路不太好的病人,如股动脉有狭窄、有钙化的,以及一些体重比较小等股动脉直径相对来说比较细的病人,几乎都没有太大的限制。
术后,张申伟教授对SAPIEN3瓣膜的在术中的表现也表达了自己的期待,“相信SAPIEN3瓣膜不仅在河南省,在国内的应用前景都非常广阔。”
丰富“实战”打磨出实力团队其实早在葛均波院士开展国内首例TAVR后,张申伟教授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