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县疾控中心提醒外出秋游赏花谨防蜂蛰伤

夏秋季为毒蜂蛰伤的高发季节,近期我市毒蜂蛰伤事件时有发生,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市民外出秋游赏花,户外探险,一定要谨防毒蜂,学会防范蜂蜇伤,并熟悉蜂蜇伤的急救常识,提高自救能力,降低意外风险。9月底,房县一名3岁多的男孩被马蜂蜇伤14处,医院救治半个月,于10月6日脱险。目前,男童生命体征稳定,恢复良好。

▲被蜂蛰伤的患者(网络配图)

据悉,每年9至10月是毒蜂繁殖、迁居的季节,此时,毒蜂蜂巢会达到全年最大规模,毒蜂的性情也变得凶狠狂躁、富有攻击性。如果市民发现毒蜂筑巢,千万不要主动招惹,应及时躲避,拨打报请消防员到场处置。

毒蜂蜇伤有十类反应

十堰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专家介绍,蜂类主要有蜜蜂、胡蜂等,蜂尾有管状尾刺,毒刺由此注入人体。蜂毒成分复杂,不同蜂种各不相同,主要为多肽类、胺类、激肽和酶类等,可引起溶血、出血、神经毒作用和中毒性肝、肾损害等。被毒力较大的蜂蜇伤的局部除红肿、疼痛外,尚可有水泡形成,淤血和坏死。

根据目前我市已经发现的蜂蜇伤案例可以发现,蜂蛰伤的主要表现有以下10类表现:

蜂蜇伤后4步必须了解的急救知识

万一不幸被毒蜂蜇伤,请一定记得以下4步。局部处理。对螫刺和毒囊仍遗留在皮肤者,可用针挑拨拔除或胶布粘贴拔除,不能挤压,局部用拨罐方式吸出毒液。如为蜜蜂蛰伤,因其毒液为酸性,可用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氢钠液涂敷蛰伤局部;黄蜂蜂毒与蜜蜂蜂毒不一样,为弱碱性,所以局部可用食醋或1%醋酸擦洗伤处。止痛。蛰伤局部疼痛剧烈时可在伤口近心端皮下注射盐酸吐根碱30毫克。全身症状处理。轻者可口服抗组胺药;重者皮下注射或肌注1∶肾上腺素0.5毫升~1毫升,或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毫克~毫克或地塞米松5毫克~10毫克。休克处理。如因过敏性休克发生心跳呼吸停止的,则应进行心肺复苏。尽早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抢救措施是正确处理蜂蜇伤重症患者的关键。

野外游玩防蜂蜇伤4个要点

当然,秋高气爽的天气,市民免不了要外出游玩。因此,在户外市民需要记得以下4点,可有效防止蜂蛰伤。外出时最好不要使用香味浓郁的化妆品。外出最好穿灰色、棕色或白色衣服,因为鲜艳的服装和艳丽的饰物容易吸引毒蜂。携带的甜食和含糖饮料要密封好,类似于花香的气味特别招蜂类喜欢。不招惹、捕捉蜂类,远离蜂巢蜂群。被小于10只蜂蜇,一般无全身症状。若被10只以上蜂蜇,可产生大面积肿胀,偶可引起组织坏死,重者出现恶心、无力、发热等全身症状,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或多脏器功能障碍。大黄蜂蜇伤,可导致休克,昏迷,抽搐,心脏和呼吸麻痹等,可致死亡。蜜蜂、黄蜂等是常见的伤害人的蜂类,蜜蜂的毒液呈酸性,被蜜蜂蜇后,可迅速在伤处外敷弱碱液中和毒素。而黄蜂其蜂毒为碱性,因此可在蜇伤部位用醋酸水或食醋等酸性液体涂抹,以中和毒液。

来源:秦楚网记者:谭祥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lmglux.com /fzszl/9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