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位被胡蜂严重蛰伤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心肌损害明显的患者,在经过及时有效的救治与对症处理后,目前患者已脱离了生命危险,转入普通病房继续观察治疗。
患者,女,今年66岁,是我市八鱼镇苇子沟的一名普通农民,两天前外出打枣时无意间碰到了蜂巢,遭受了大批胡蜂的攻击,之后出现了少尿、腹痛、头痛等不适,两天后患者症状加重,家人将其送至我院急诊科就诊。因患者病情较重,第一时间收住我院ICU治疗,查体发现患者头面部及侧腰部、后背部30多处蜂蛰伤口,其中颜面部水肿明显,受伤后患者精神烦躁、无尿、多器官功能损害(包括肝、肾、心脏、血液)、急性横纹肌溶解、凝血及心肌酶指标高度异常,甚至一些数值检查结果是正常值的50多倍,可以说,患者多项身体指标已达到危机值,生命危在旦夕。
按照急救程序,我院ICU第一时间向主管院长上报患者病情,医院医务科组织了全院大会诊,邀请心血管病二科、肿瘤血液科、肾病科、脾胃肝病一科、急诊科等多科的专家,为患者的治疗拟定周全稳妥的治疗方案。考虑患者出现的多器官功能障碍主要由蜂毒引起,因此ICU除了紧急处理、皮肤局部处理及全身处理外,同步施行血液净化治疗,积极调配血浆进行血浆置换,前后共调配了ml的血浆,并联合CRRT(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血液灌流等。整个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24小时密切监测患者病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护理人员寸步不离守在患者床前,时刻监测、记录生命体征得动态变化。经过十余天的精心治疗,患者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已于近日从ICU转至肾病科进行继续治疗。
胡蜂一般通称为马蜂,当地俗称人头蜂,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胡蜂科昆虫,5到10月活动频繁,12月底进入冬眠。胡蜂体大身长毒性强,属于群体性生活,一个蜂巢里少说也有几百只多则上千只,为肉食性动物,主要食物为蜜蜂和昆虫,蜇人的主要为雌蜂。人被胡蜂蜇后会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近年来,胡蜂的活动分布范围正在由秦岭深处向沿山乡镇扩展,许多盘踞在群众的屋檐下、窗台上,且胡蜂生长速度十分惊人,随着城市绿化步伐的加快、空气质量的提升以及市民居住环境的改善,胡蜂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迁徙、筑巢,伤人概率大增。毒蜂蜇伤患者,其轻微表现就是皮肤的红肿、过敏、疼痛,重症则会出现血尿以及急性的肝功能、肾功能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夏秋季作为胡蜂活动较多的季节,多分布在野外植物茂盛的区域,因此建议市民外出游玩或野外工作时,要穿长袖长裤,如与蜂群相遇应尽快躲避,不要主动拍打或驱赶,一旦招惹蜂群,要马上采取保护措施,如趴地减少暴露面积,用衣物或其他膜状物覆盖身体,尤其做好面部、手部暴露部位的保护,如不幸被蜂蛰伤,局部使用一些含酸性的溶液进行浸泡,比如说我们常见的食醋,可以用消毒过的细针将毒刺从哲伤的局部拨出,医院就诊,做进一步检查,看是否有其它的并发症的发生。
(党办王蕊)
长按二维医院白癫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白癫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