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时尚网 http://www.modernvogue.cn/lehuo/baike/20201229/661.html最近科室里收了一个蜂蛰伤的患者。这个病人是上山干农活时不小心踩到了蜂窝,然后全身多处被蜂蛰伤,当天就出现了不适的症状,但没有重视,第二天出现了少尿和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在急诊查的肌酸激酶、转氨酶、肌钙蛋白、D-二聚体都高得离谱。住进来后给他插了管子做了血滤排除毒素,以及一系列的对症支持治疗,但患者目前还未渡过危险期。虽然每年蜂蛰伤的发生率都很高,但目前还没有相关指南可以参考(只有专家共识)。人们对蜂蛰伤危害的认知普遍偏低是导致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所以我结合《胡蜂蛰伤规范化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斗胆写一篇关于蜂蛰伤的小科普,希望对大家帮助。蜂属于膜翅目昆虫下面的一个分支,蚂蚁和它是亲戚,也属于膜翅目,不仅遗传了祖上腰细大屁股的优良基因,而且在家庭分工上也是如出一辙,具有和人一样社会属性,一个蜂窝中一般只有一只蜂后,它们的职责是为了维护种族的繁荣和稳定,蜂后会一直和种族中的雄峰繁育后代,并且蜂后会分泌一种激素抑制种群中其他雌性的性腺发育,那些被蜂后压制的雌性就会分化成工蜂,工蜂在种群中的地位很低,主要负责觅食、守卫等工作。那么介绍这些有什么用呢?没有什么软用,只是想告诉——蜇人的蜂都是雌性。所有膜翅目的雌性昆虫都具有蛰针状的产卵器,蛰针状的产卵器是为了方便其将卵产在植物或宿主体内,而蜂不一样,除蚁后外,种群中的所有雌性蜂的产卵器都已演化成尾针,用做攻击或防御的武器。蜂蛰伤,顾名思义,是指被工蜂的尾针螫伤,目前,蛰伤人的蜂主要有蜜蜂和胡蜂两类。我们经常听到的“捅了马蜂窝”的马蜂和《变形金刚》中的大黄蜂都属于胡蜂,它们性情凶猛,属于杂食类的蜂,饥饿的时候会吃其他蜂。蜜蜂和胡蜂的尾针平时都是收入腹中的,只有用时才会显现出来,蜜蜂蜇人后,尾针会残留在人的皮肤内,胡蜂蜇人后,皮肤上可能找不到针,这和它们尾针的形状以及蛰入角度有关,一只蜜蜂只蛰一次,尾针脱落该蜜蜂随后也会死亡,而一只胡蜂却可以多次蛰人。准确分辨蜜蜂和胡蜂很重要,蜜蜂的身上是毛茸茸的,有时还能看到其后足有刚采的花粉,而胡蜂的个头要比蜜蜂大很多,长得就是一副不可侵犯的样子。鉴别它们还有一点就是蜜蜂的口器是嚼吸式的,而胡蜂的口器是咀嚼式的,这提示胡蜂除了蜇人外可能还存在咬人的攻击方式,如蚂蚁的口器就是咀嚼式的,其就是通过咬人的方式释放蚁酸使人的皮肤产生红肿瘙痒的感觉。蜂的尾针藏有腺体,尾针刺入后,腺体中的毒素也会随之注射进人体,蜂毒的实质为生物毒素,包括肽类、酶类、和非肽类物质。作为生物毒素,其对人体而言是一种外来物质,属于变应原,能引起人体浆细胞产生IgE抗体,蜂毒中有一种叫肥大细胞脱颗粒肽的肽类物质,它能加速IgE抗体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表面结合,从而使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活化,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组织水肿甚至血容量不足。另一方面,蜂毒中的多种酶类物质能引起红细胞膜和组织细胞膜的结构破坏,从而产生溶血或横纹肌溶解症状。蜂蛰伤后人体出现一系列轻重不一的症状。其症状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3个方面:1.蜂毒的强弱;2.患者的体质;3.就诊的时间。1.蜂毒的强弱:胡蜂和蜜蜂的毒素略有不同,胡蜂的毒素是呈碱性的,而蜜蜂的毒素是呈酸性的,被蜜蜂和胡蜂蛰后痛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胡蜂的毒素要强于蜜蜂,被少数几只中国虎头胡蜂蛰伤可能会出现死亡,而蜜蜂蛰伤死人的案例很少发生。其次,蜂毒的毒性和蜂毒的剂量有明显的效应关系,被群蜂蛰伤要比被单蜂蛰伤危险,一般情况下,蜜蜂是单个伤人较多,而胡蜂具有极强领地保护意识,一旦进入其领地,就有被其蛰伤的风险,更可怕的是被一只胡蜂蛰伤后其会在人身上标记生物信息,吸引周围的胡蜂再次进行攻击。2.患者的体质:由于蜂蛰伤的机制中有一部分是由I型过敏反应参与,所以人体对蜂毒的反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不要以为别人被蜂蛰了没事就以为自己也没事,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婴幼儿被蜂蛰伤则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还未完全成熟。3.就诊的时间:虽然I型过敏反应是速发的,但它也有一些迟发相的反应,有些甚至可以持续数天以上。《专家共识》指出患者应住院或密切观察至少10h,不同阶段的治疗以及预后是不同的,一旦进入多脏器衰竭阶段,那么其治疗并未特殊之处,你们懂的!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办,如果发现马蜂窝请拨打让消防人员处理,如果被蜂群围殴请拨打让医务人员处理。简单的事情自己处理,就医前可以让自己或家人简单处理一下。1.拔除毒针:拔除前可以简单估算一下被蛰了多少处,这对后面医务人员评估你的病情很有帮助,通常只有蜜蜂会在伤口处留有毒针,最好用缝衣针挑或银行卡刮的方式拔除,禁止用手或镊子拔除,因为后者会使腺体内的毒素进一步释放。2.吸出毒素:医院有报道,用碘伏消毒患者皮肤后,针刺该处皮肤,然后用火罐或真空器吸出毒血都后续治疗有相当大的益处。3.中和毒素:蜜蜂的蜂毒是呈酸性的,可以用碱性的液体冲洗伤口,如肥皂水,小苏打溶液,还有一个护士老师告诉我的偏方:磨刀石磨过的水(据她说很神奇,看到此文的朋友如果有秘方可以告诉我);胡蜂的蜂毒是碱性的,可以用淡醋冲洗中和。4.减轻症状:蜂蛰伤后红肿热痛是少不了的,可以用冰块隔衣冰敷缓解症状,再有蜂蛰伤属于中医火毒范畴,可以用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外敷,如马齿苋或蛇药都可以。“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其实最好的方法还是预防被蜂蛰伤,预防分为一般预防和免疫预防。一般预防适用于所有人,胡蜂和蜜蜂都是色盲,区别在于胡蜂属于完全色盲,眼里都是黑色的,而蜜蜂属于红色色盲,看红的和黑的没区别。所以你穿得花枝招展仅仅只会吸引蜜蜂而不会吸引胡蜂,建议郊游时穿白色、绿色、卡其色服装,虽然说胡蜂是色盲,但它和蜜蜂都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甜甜的东西,所以郊游时尽量避免擦一些含香味的化妆品或以及喝含糖一些饮料。还有蜂比较喜欢蛰人的头部和上肢,野外外出尽量穿长袖戴帽子减少伤害,对于有过敏高危因素者,建议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备用。免疫预防主要是针对上面说的特殊体质的人群,其本质上是对蜂毒的脱敏治疗,可以减轻蜂螫伤后出现的早期过敏反应,使机体获得对蜂毒的主动免疫,能有效防止人体二次暴露于蜂毒液后出现更为严重的过敏反应。然而,在我国尚无医疗机构开展胡蜂螫伤的蜂毒免疫治疗,所以第一种预防是最好的!不知不觉已经写得那么多了,希望那个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lmglux.com
/fzsys/9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