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快看看我爸,他被马蜂蜇了”.......
凌晨,一阵惊慌的呼救声
医院急诊科响起……
值班医生闻声赶紧上前,只见一位高龄老者精神不振,已近乎昏迷。询问得知,老人已86岁,在营山乡下劳作时,遭遇马蜂团袭击,全身上下被蜇20余处。随后,老人出现剧烈疼痛,瘙痒难耐,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酱油色尿等症状。在当地就医无明显缓解后,医院急诊科就诊。
因老人出现多器官衰竭,危及性命,立即收入ICU(重症监护室)治疗,值班医生夏腾飞为其进行了对症处理。输血科医生吴春磊,连续三天为其开展血浆置换术,以清除体内蜂毒及大量多余的胆红素、游离的血红蛋白,防止对身体脏器进一步破坏。由于救治及时有效,险些丧命的老人得以挽回。
小小的马蜂,却有致命威胁
ICU、急诊科、肾内科等多科室证实,医院来就诊的,就有20多例,最严重者全身上下被蛰伤余处。伤者基本都在郊外或农村被蜇,其中不乏外出活动的儿童,家长应引起重视。
每年九、十、十一月份被马蜂蜇伤九死一生的不在少数。因为,这段时间是蜂群繁殖、迁居的季节,尤其是马蜂,性情凶狠、狂躁,对人的惊扰异常敏感,攻击性变强,所以易发生蜇人事件。肾内科医生王宝福介绍
蜂毒主要由胺类及酶类组成,被马蜂蜇伤后,蜂毒进入人体血液,通过直接作用和抗原抗体免疫反应作用于多个系统,会迅速出现全身严重中毒症状,早期急性过敏性休克,是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
专家提醒:千万不要主动“招惹”马蜂。一旦有蜂类落到身上,千万不要拍打和奔跑,否则会招来群蜂攻击,应慢慢走开,远离蜂巢。遇到蜂群攻击时,要立即用衣物保护好头面部及其它皮肤外露处。若不幸被蜂蜇伤,轻微伤势的话可自行处理观察,首先找到并拔出留在皮肤里面的蜂针,清洁消毒皮肤后挤出一些血液,还可外服一点清热解毒的相关药品。若伤势较重,出现解酱油色小便,皮肤瘙痒等就需要立即就诊,不可延误病情。
医院
相关链接:
南部县一老人被马蜂蜇伤身亡蜂窝被摘除准备摘蜂窝
四川新闻网南充年10月17日讯(史明彬张雪松)10月8日,南部县长坪镇一68岁老人被马蜂蜇伤,被紧医院抢救,终因伤势过重于11日零时不幸去世,昨(16)日下午,记者获悉该马蜂窝已经被摘除。
16日下午1时许,记者接到南部县长坪镇印山村4社一村民电话报料,并发来几张照片,据介绍,她父亲和母亲8日上午在地里干活,被从附近一棵柏树上飞来的马蜂蜇伤,二位老人被紧医院抢救,母亲终因中蜂毒太深,于11日零时去世,父亲伤势较轻在11日出院。事情发生后,当地村干部曾在广播上通知,凡是发现哪里有马蜂窝的要立即上报,他们会统一安排处理,但到目前还没有动静,还可以看到马蜂飞来飞去,他们感到十分害怕,并质疑干部处理事情不够积极。根据出院证明书“出院诊断”一栏显示:蜂蜇伤中毒,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
记者立即与当地村干部取得联系,对方在电话中说,他们已经赶到了现场开始处理,今天(16日)下午就可以摘除,不是他们不积极,而是这个马蜂窝位置比较特殊,在死者房后山坡一棵柏树顶上,需要专业人员、专业设备才能完成,如果贸然行动可能会发生意外。发稿时记者获悉,昨天下午蜂窝已经被摘除。
去年,记者一位初中同学的外公也因为被马蜂蜇伤不幸身故,近年全国各地马蜂蜇人致死的事情也常有发生,多数发生在农村医院较远的地方,死者多是农村留守老人,医院抢救时已为时已晚,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引起重视。
南部:野蜂连夺四命专门应对机制出台迫在眉睫河东镇事发现场
蜂巢被焚烧
四川新闻网南充年11月25日讯(张雪松史明彬)本网曾于10月17日以《南部县一老人被马蜂蜇伤身亡蜂窝昨日被摘除》为题报道过南部县长坪镇一位老人10月8日被野蜂蛰伤后死亡的事件,10月20日左右,随即在南部县的雄狮乡、黄金镇又发生两起野蜂蛰人死亡两人,多人住院的事件,至本次事件,月余时间南部县已经被野蜂连夺四命。
记者发稿之时收到消息,9月份左右,南部县大桥镇一村民也因被野蜂蛰伤身亡。11月19日上午11点许,南部县河东镇天井沟村一位姓蔡的老人在地边被野蜂攻击蛰伤,于次日下午救治无效身亡。据了解,这是继本网曾于10月17日报道南部县长坪镇一人被野蜂蛰伤身亡后月余时间因此而死亡的第四人。
小小野蜂如此令人胆寒
蔡兆清老人掉落在草丛中的帽子
据该村委支部书记贾登长介绍,19日事发前半月左右,村民向该村委反映事发地(小湾子坎)一颗杨树上有一野蜂巢。由于此前该村有多人被野蜂蛰伤过,于是村委将野蜂情况立即反映给了河东镇。河东镇迅速组织镇安全管理办公室的人员赶到现场处理。由于蜂巢距离地面太高,于是将树砍倒,将蜂巢进行了焚烧处理。贾书记说,没想到树都砍了10多20天了,野蜂还回巢,将过路的本村村妇蔡兆清蛰伤致死。据了解,19日镇政府得知野蜂回巢将人蛰伤后,又组织人员对该蜂巢进行了第二次焚烧。记者现场看到,一颗长约10米左右的杨树斜倒在路上,事发地有两处焚烧痕迹,地上躺着很多被烧死的野蜂。
死者的大儿子王仕金对记者说,镇上来人将树砍倒,草草烧下蜂巢后对现场弃置不管是不符合通常处理蜂巢的要求的。他表示,来处理蜂巢的人不懂专业,将树砍倒,野蜂大量飞走,仅仅是烧个空巢是没法达到处理目的。他表示,从砍倒杨树到事发后时间已经20天左右,该树还一直横在路中间,致使两边住户长时间不能通行,起码这就是做事潦草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如果当初处理好现场,可能就不会发生后来的死人事件。
记者在现场拍照之际,周围仍有数十只野蜂环绕飞来飞去,记者不得已匆匆离开。
河东镇主管安全的副书记王成告诉记者,镇安办一直在负责处理野蜂一类安全隐患,事发前,这个蜂巢已经处理过,没想到野蜂回巢导致悲剧发生。王副书记说,安办配置了两套防蜂服,准备的有汽油,还准备租用有升降机,就是针对处理蜂巢的。记者询问该安办人员有没有受到过专业消除野蜂巢的培训,王副书记告诉记者,镇上已经收到县上文件,通知于11月份进行相关培训,因为县上事情多,该培训尚未进行。
来源:四川新闻网南充频道
夺命的马蜂!四川3地4人接连被马蜂蜇伤致死来源:成都商报
接连的马蜂蜇人致死在四川多地发生。
年9月24日,宜宾市珙县发生一起马蜂伤人致死事件,9月26日,悲剧又发生在南充市南部县。而在9月上旬到中旬的一个星期左右,西南医院接连接到5起被马蜂蜇伤的患者,其中来自泸州叙永县的两名老人不治身亡。
高发的马蜂伤人事件背后,是马蜂在这些地区种群数量的大幅增长。医院接诊、消防整治、胡峰专业户等渠道了解到,在南充、泸州、宜宾等川东北、川南地区,马蜂的发现数量明显高于往年。
为什么在这些地区马蜂种群数量剧增?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研究员杨明显、胡蜂养殖专业户洪峰均认为,生态环境变好,以及晴好天气,是野蜂繁殖迅速,种群增加,形成“马蜂之祸”的首要原因。
1.宜宾男子打扫卫生被马蜂蜇伤致死
9月24日中秋节上午8点多,宜宾市珙县某单位职工王元力(化名)利用放假时间,赶到位于县城旁金沙湾的一处废旧回收站,打扫准备转让的回收站,结果被马蜂蜇伤,最终没有抢救过来毒发身亡。
知情人介绍,王元力遭遇马蜂的废旧回收点,位于一处树林茂密的山下,仓库前后也有树。王元力发现马蜂后,为了防止被马蜂蜇到,特别找了一床旧棉被顶在头上,但仍然遭到了成群马蜂围攻,头上被蜇了40多下,脑袋肿得面目全非。被蜇倒地后,王元力打电话给妻子求助,家人医院。
“9医院进行抢救,情况有所缓解。”该知情人告诉记者,到了中午12点左右,亲友都去吃饭,王元力病情突然加重,口鼻出血死亡,年仅48岁。
▲被马蜂蜇伤的南部医院接受治疗
2.南充“夺命马蜂”连伤3人1村民不幸身亡
从罗开清老人被马蜂蜇伤,到经抢救无效去世,只经历了半个小时左右。
26日下午,如此悲伤的一幕发生在南充市南部县碧龙乡9村。当天下午,同时被蜇伤的还有82岁的村民黄光秋,这已是她第二次被这群马蜂攻击了。她没想到,这一次,马蜂竟然夺走了一位村民的性命。
9月26日下午,家住南部县碧龙乡9村的村民罗开清,去给一块菜地里已经冒出泥土的菜苗浇灌粪水。这块菜地就在邻居黄光秋家屋旁,82岁的黄光秋向成都商报记者介绍,前几天,她在院坝边的丝瓜架上摘丝瓜时,曾被马蜂蜇伤,尽管受伤不重,但头还是隐隐作痛。
▲逝者罗开清
村里人并不知道这附近有马蜂窝,就连被蜇伤的黄光秋,也不清楚马蜂窝到底藏在什么地方。两位老太太见面聊了一些关于马蜂蜇人的事情。黄光秋说:“她(罗开清)这个人心肠好,上次我被蜂子咬了,她还来帮我打(蜂子)了的,就说看看这附近还有蜂子没得,免得又把我咬(蜇)了。”
下午3点左右,坐在房间里的黄光秋,突然听到院坝边传来一阵急促呼救声,听声音能辨别出呼救的人是罗开清。黄光秋心里一惊:“肯定是被蜂子咬(蜇)了”。她寻声出门,随手拿上一把扇子,此时,院子里已经有大量的马蜂在飞舞。
站在院坝边,黄光秋看到在院子下方的小路上,罗开清正被大量马蜂攻击,“脑壳上爬的全是蜂子(马蜂),当时也不晓得咋办,我就把扇子给她,让她把蜂子打下来”。
黄光秋将扇子迅速递给罗开清,开始退回院坝,期间她自己也被马蜂多处蜇伤,“当时我看到她一边用扇子打(马蜂),一边往邓明学(邻居)家的方向跑”。黄光秋原以为罗开清去了邓明学家并躲过一劫,但事实并非如此。
85岁的邓明学听到罗开清的呼救声时,正坐在家里喝开水。他寻声跑到现场时,只见罗开清倒在小路下方的地里。“看到她那个样子,我也遭吓到了,蜂子太多了。”邓明学把罗开清拽出一段距离后,担心被马蜂攻击,赶紧趴在地上,大声喊罗开清的儿子(邓先生)过来帮忙。
当邓先生带着一瓶蜂蜜(用于敷被马蜂蜇伤的伤口)赶到现场时,看到“妈的脑壳上全是蜂子,脸和手臂都已经变乌了。”邓先生猫着身子迅速靠近母亲,试图将母亲带离马蜂聚集地,但没想到马蜂随后对他展开攻击,致使其头部多处被蜇,邓先生抬手拍掉头上的马蜂后,赶紧用衣服蒙着头,又迅速伸手拍掉聚在母亲头上的马蜂,并一手将母亲拉开。
“当时她(母亲)意识都已经模糊了,说不出话了。”邓先生对母亲做了简单的施救后,赶紧将母亲背回家通知村医,学过护理知识的侄女也过来帮着采取一些急救措施,并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同时拨打了。
但遗憾的是,半个小时后,邓先生的母亲经抢救无效去世。
事后,村民们找到了肇事马蜂的蜂巢所在地,就在黄光秋屋前的一颗柏树上。
▲被捣毁的马蜂窝
9月28日上午,成都商报记者到达当天的事发现场时,柏树已被砍倒在地,靠近树顶位置有被火烧过的痕迹。同行村民称,被火烧的位置,正是被捣毁的蜂巢位置。在村民黄光秋家的院坝里,地上散落有几只死掉的马蜂,体长约2.5厘米。
▲被烧死的马蜂
碧龙乡副乡长高月先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乡政府是9月27日才听说马蜂伤人的事情,随后便组织人员穿上“防蜂服”前往村里对肇事马蜂窝进行了清理。高月先说,其实,乡政府去年也曾组织人员对辖区的马蜂窝进行清理,“他们这个村去年清理了七八个,都是村民们反映的或者我们自己找到的,出事这个马蜂窝,我们不晓得,也没有村民跟我们反映”。目前,碧龙乡政府和村上正在协助死者家属处理相关善后事宜。
数量剧增,生态转好和天气晴好是诱因
马蜂数量为何今年陡然增多?宜宾市叙州区胡蜂养殖专业户洪峰介绍,前段时间持续的晴好天气,有利于马蜂繁殖生长,今年马蜂数量比去年增加了一半以上。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研究员杨明显是蜜蜂研究领域的专家,他告诉成都商报记者,野蜂种群数量的增长,跟生态环境关系密切。在川南、川东北地区,近年来森林覆盖率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改善,为野蜂特别是马蜂的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马蜂在昆虫界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且繁殖能力非常强,所以很容易形成种群数量的大幅增长。
杨明显介绍,马蜂在中国分布广泛,种类众多,非迁徙性种群,在气候温暖地区均适宜繁殖,其中的金环胡蜂毒性最强,其春夏季为繁殖季节,因此胡峰数量更多。马蜂比较喜光,夜间一般停止活动,所以一些取蜂巢的人往往在夜间采用火烧的方式。
杨明显告诉成都商报记者,马蜂攻击性极强,往往在有人或动物碰到其巢穴时,会群起攻击。有时候在蜂巢附近的人,因为香水、酒精灯气味比较大时,也可能引起马蜂的注意并发起攻击。
一天最多摘除60个马蜂窝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泸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一天接警量最高达50起,最多一天摘除马蜂窝60个,在完成灭火抢险救援任务和战备执勤等工作的同时,摘除马蜂窝已经成为该大队的重要任务之一,广大官兵为此忙碌不堪。
泸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宣传办副主任邓玉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今年马蜂从5月开始繁衍迅速,随着马蜂窝数量的不断增加,且严重危害群众的正常生活,泸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专门成立了马蜂集中专项整治小组,五个马蜂整治小组,一个小组3人,按照接警先后顺序处置的原则,在全县辖区内开展马蜂窝摘取工作。
邓玉介绍,相比去年,今年马蜂窝数量剧增,去年大队共接马蜂窝警情余起,今年截止到9月28日,就已经接到马蜂窝警情起。“有时一天接警量高达50起,五个马蜂整治小组最多一天能摘除60个马蜂窝。”邓玉说,今年以来,大队已经摘除马蜂窝超过个,除了接警后摘除的马蜂窝,消防人员还现场发现拆除了余个。
而泸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遇到的情况在川南宜宾同样存在,成都商报记者从宜宾市消防支队了解到,仅9月1日至28日,宜宾消防各中队共参与社会救助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摘除马蜂窝。
邓玉表示,从一线马蜂整治小组反馈的信息,马蜂很“任性”,筑巢的地方除了屋檐和阳台,还可能在高楼的窗外,甚至是电线杆上、数十米以上的大树上、广告牌上等,这给消防官兵摘除马蜂窝增加了不少难度。消防人员常常面临的是,穿着厚重的防蜂服,又热又累地进行高空作业。
紧急送医,伤重者需血浆置换治疗
西南医院肾病科主任助理、主治医师胡琼丹告诉成都商报记者,9月上旬和中旬,医院接诊的5名被野蜂蛰伤的患者,均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现象,其中2名患者被蜂蛰伤后迅速昏迷。
胡琼丹介绍,被马蜂蜇伤后,一般会出现被蛰部位的红肿刺痛,头晕恶心的症状,重者会出现恶心、无力、发热等全身症状,并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组织坏死,导致休克、昏迷、抽搐、心脏和呼吸麻痹等,严重可致死亡。
胡琼丹说,被马蜂蜇伤的严重程度,一般是看局部受伤还是全身多处被蜇伤,还有个人体质的差异,对蜂毒有过敏性体质者往往情况会更严重。
胡琼丹告诉成都商报记者,马蜂蜇伤患者的治疗措施,除给予抗过敏、抗感染、局部敷药等治疗外,情况严重者还需要进行血浆置换,以达到减轻病理损害、清除致病物质的目的。胡琼丹将一张血浆置换的照片展示给记者看,正常人的血浆为橘黄色,而被马蜂蜇伤后置换出的血浆,已经呈墨汁一样的黑色。
▲正常人的血浆为橘黄色,被马蜂蜇伤后置换出的血浆呈黑色
对于被马蜂蜇伤后的应急救治,胡琼丹介绍,被马蜂蜇伤后,为了减轻红肿与痛痒症状,可用冰块冰敷,或用毛巾冷敷;如果被蛰者觉得口渴,可以喝清凉的饮料或开水,但绝不能食用含酒精的食物或饮品;被蜂群严重蜇伤,或者被蛰者对蜂毒过敏,一定要分秒必争,医院抢救。
对于一些容易接触马蜂的高危人群,胡琼丹介绍,可以常备一种叫季德胜蛇药片的中成药,价格不贵,并能缓解中毒症状,但严重者还是需要紧急就医。
专业人士提醒,这个季节在野外作业时,一定要谨慎,观察附近有没有蜂巢。泸县消防部门介绍,6月至9月是马蜂繁殖的高峰,遭遇马蜂时,切记不要自己动手摘除,可以拨打“”请消防队员帮助处理。如果遭到马蜂袭击,正确的办法是用衣物保护好自己的头颈。
便民信息
南部友佳音乐火锅急招以下职位:
洗碗工2名,待遇2元
素墩,待遇—元
服务员数名待遇元+全勤加提成
有意者电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