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正值冷暖交替之际,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这是脾胃不足的表现。
此外,春季是万物生发的时节,对应于人体,就是人体肝的当令时节。清明养生具体应做到“六不四防”。
清明六个“不”不静春天自然界阳气升发,人们应该借势注重养阳,其关键在于宜“动”不宜“静”。阳光明媚时应积极到室外活动,勤于锻炼,运动前可喝些开水、牛奶等热饮。
不怒春季是肝阳亢盛之时,情绪易急躁,要做到心胸开阔,身心和谐。心情抑郁会导致肝气郁滞,容易引发精神类疾病、肝病、心脑血管类疾病等。
不冻春天气候忽冷忽热,要懂得“春捂”。增减衣服要及时,换装时应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尽量使身体“不冻不寒”,以助养阳气。
不湿居室每天要开窗通风,被褥和衣服要保持干燥透气,多穿纯棉的宽松衣服,活动出汗后要及时擦干,更要避免久处潮湿环境。
不腻清明时节,气温逐渐升高,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加大,饮食要清淡,切忌膏粱厚味。多吃蔬菜、水果,以防助湿伤脾、体内积热。
不酸饮食应“省酸增甘”。因春天本来肝阳偏旺,若多吃酸性食物,易致肝气过于亢盛,肝旺则易损伤脾胃,所以春季饮食忌酸。酸性食物有狗肉、海鱼等。宜食用甘温补脾之品,可多吃牛肉、山药、菠菜、荠菜、大枣、韭菜等。
清明四个“防”防感冒清明乍暖还寒,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生长迅速,此时若不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保暖,很容易引起感冒。
防过敏不少人近期皮肤出现红疹、风团等,有的还出现鼻痒、打喷嚏,这些都是过敏症状。过敏体质的人应避免接触可能引发过敏的花粉柳絮等,外出要戴上口罩;饮食也要注意,不多吃易致过敏的食物,如虾蟹、牛奶等。
防虫咬春天气温回暖、万物复苏,虫蛇也开始活跃起来,蜱虫咬伤、蜂蜇伤时有发生,虫咬皮炎不少见。因此在户外活动时,应多加注意。
防腹泻清明时节气温升高,食品易变质,导致急性胃肠炎等,应注意“病从口入”,一旦出现腹泻症状,基本的原则是不消耗体力,补充水分,医院就诊。
——保健食品研发申报批文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