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湿气较重,对身体健康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湿气被称为“万病之源”,中医上分为寒湿、湿热、暑湿,有60多种疾病都是由湿气过重导致的,如湿疹、皮炎、痤疮、肥胖、水肿、高血压、高血脂、泌尿系统感染、女性带下量多等疾病,甚至会引发恶性肿瘤。因此,在湿气更重的夏季,去除湿气更是刻不容缓。
湿气重的症状有哪些
信号1:舌苔厚腻
湿气重在舌苔上会表现为舌苔厚或舌体胖大,若舌头边缘有明显齿痕,那就说明湿气已经较重了,甚至已经造成脾虚了,需要及时调理身体。如果同时伴有面色暗、发黄,眼皮浮肿或双下肢浮肿,更需引起注意了。
信号2:食欲差
口不渴、无饥饿感或吃很少饭就感觉胃胀,恶心。这也是脾胃功能虚弱,体内湿气重的表现之一,而且这些症状在夏季更易出现。
信号3:小腿肚发酸
早晨起床后感觉小腿肚沉重且酸疼,同时近期出现在体重增加,但仍感乏力、困倦等现象,也是体内湿气重的表现。
信号4:精神状态差
湿气重的人可出现胸闷的感觉,长呼一口气后才舒服,而且常常感觉身体疲乏,不爱活动,头昏沉、记忆力减退等现象。
信号5:大便不成形
正常大便呈条状且软硬适中,如果大便出现不成形、稀薄、粘马桶,则说明体内有湿气,消化系统功能异常。
预防湿气有三招
勤运动
多数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体内湿气都较重。这类人群常感四肢酸软无力,不想运动。其实增加运动量,不仅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增加水分代谢,让体内多余的湿气加速排出,又可以缓解压力。如游泳、跑步、健走、太极、瑜伽都是很好的选择。
饮食清淡适量
体内湿气调理的关键就是在于脾胃的调理,平日应保持适量、清淡、均衡的的饮食,少吃尽量不吃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因为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不易被胃肠道吸收,反而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导致湿气排出不畅。平日可多吃一些山药、红豆、冬瓜、扁豆、马齿苋等食物,健脾除湿,有利于湿气的排出。
避开湿气环境
人体内湿气过重,除了自身代谢出现问题外,与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常期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湿气非常容易入侵体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夜晚洗澡后要擦干身体,充分吹干头发;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不要盖潮湿的被子,被褥应该多晒太阳;
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
本文为健泰堂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青岛健泰堂门诊部是以医院皮肤科主任王德旭、中医科主任王泽山为首席专家,以中西医结合为主要诊治方法,以皮肤病、过敏性疾病为特色,以治疗各种疑难病为追求。
对各种皮肤病:湿疹皮炎、特应性皮炎、过敏性紫癜、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白癜风、重度痤疮、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虫媒性皮肤病(如蜱虫、恙虫、蜂、蝎、蜈蚣蛰伤)等、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咽炎、哮喘、肠易激综合征等)、颈肩腰腿痛、心脑血管病、风湿病、妇科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有较好疗效。
健泰堂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