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案例:群蜂蛰伤并发脑梗死1例
患者男,47岁,因“不能言语、右边肢体乏力2h”于2014年10月3日入院。8h前,患者在农地里干活,不慎被大群黄蜂蛰伤,回家自行擦洗处理。2h前,患者洗澡时突发右边肢体乏力,右手持握不稳,伴言语含糊不清,无头痛、恶心呕吐。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服药欠规则。体查:体温37.2℃,脉搏96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42/87mmHg(1mmHg=0.133kPa),痛苦面容,左脸颊肿胀,脸部、后背及小腿见散在多发咬伤痕迹,局部红肿,炙烤感,轻触痛,无瘀点及瘀斑。神经系统:浅昏迷,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张力稍低,腱反射( ),双侧病理征(-),余体查不配合。既往无吸烟及中毒史。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20.58×10^9/L,中性粒细胞0.937,嗜酸粒细胞0,单核细胞0.016;天冬氨酸转氨酶52.0U/L,肌酸激酶252.0U/L,肌红蛋白88.3μg/L,超敏C反应蛋白1.4mg/L,随机血糖10.85mmoL/L;D-二聚体0.28mg/L,纤维蛋白原2.47g/L。余肾功能、血脂、电解质、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类风湿因子、乙肝、梅毒及HIV抗体等正常。急诊头颅CT:右边基底节及左边半卵圆中心区斑点状低密度影。排除脑出血,拟诊“脑梗死”。经地塞米松、依达拉奉、7叶皂苷、阿司匹林、醒脑静及补液等医治,患者神志逐步好转,第3天完全苏醒,仅留有运动性失语及右边肢体轻瘫。查颅脑MRI:左边额颞叶及基底节区见片状境地欠清晰的异常信号影,最大横断面7.71cm×4.27cm,T1像呈稍低信号,内见散在片状稍高信号,T2像呈稍高信号,水抑制为高信号,DWI为高信号,ADC呈低信号;左顶枕叶见小片状边界欠清晰相同信号影,最大横断面2.65cm×2.62cm,周围见散在多发点片状异常信号影;MRA:左边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缺如,左边大脑后动脉主干及右边大脑后动脉分支狭窄(图1)。心脏彩超正常。颈动脉彩超提示仅双侧颈动脉硬化,无斑块构成。1周后,患者脸部肿胀基本消褪,蛰伤处结痂,但仍运动性失语,右手握力稍差,能独立行走及活动。复查血白细胞11.93×10^9/L,中性粒细胞0.72,天冬氨酸转氨酶及血糖正常。自行出院。4个月后复诊,言语表达有改良,肢体功能完全正常,但TCD显示左边大脑中动脉血流通畅。讨论蜂蜇伤可见于各年龄群患者,但累及神经系统确非常罕见。蜂毒成份复杂,关于蜂毒致脑梗死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
本例患者征象演化符合典型的脑卒中病情。就昏迷缘由而言,除斟酌脑梗死病灶本身影响外,蜂毒所引发的过敏性休克作用亦不能排除。虽然初期的头颅CT未见典型的病灶,但入院3d后颅脑MRI发现2个散发区域病灶,形态均不规则,中心区域信号强弱不等,符合既往病例报导的影象学特点。有意思的是,不但颅脑顶枕叶分支血管未见闭塞(MRA),且4个月后TCD检查发现左边大脑中动脉血流亦通畅,这与原有的MRA左边大脑中动脉血管未显影恰恰相反,这为蜂毒致脑梗死的血管痉挛学说提供了有用信息。
蜂毒致脑梗死非常罕见,本文在国内首次报导了群蜂蛰伤后脑梗死的病例。毒蜂广泛散布于乡村旷野,特别是秋收农忙季节,蜂蛰伤多发。值得提示的是广大农村医师,如果遇到类似病例,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并采取积极正确的抢救措施,如:糖皮质激素冲击、抗组胺、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改良脑循环等,必要时溶栓或抗凝医治,乃至血液透析。
[参考文献]
陶希,刘光勇,邓景贵,蔡华安.群蜂蛰伤并发脑梗死1例.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23期
神经病学俱乐部:神经病学俱乐部,立足一线临床,服务神经科同行,助力神经病学天天向上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专业">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