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小觑的毒蜂蛰伤
遵义市一医GICU王兆
山东第一医院付茂亮
医院张威
近期朋友参加抢救毒蜂蜇伤的工作,大家一起探讨毒蜂蜇伤患者血液净化治疗的相关问题做一个小小的终结,仅以此文和大家分享毒蜂蜇伤救治的一点点思路,文章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大咖给予指导。
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我们很多人都有被蜂蛰伤的经历,普通人可能认为只是红肿痛局部症状,外用药物消肿止痛即可,没有必要住院,更不会想到会进入ICU抢救。但对于重症医师而言,绝非如此。
认识一下世界十大致命毒蜂:
杀人蜂
虎头蜂
牛角蜂
日本大黄蜂
地雷蜂
黑盾胡蜂
道森蜜蜂
洞夜胡蜂
黑绒蜂
金环胡蜂
中国大毒蜂前六名:
金环胡蜂、洞夜胡蜂、黑绒胡蜂、
七里胡蜂
黑尾胡蜂
黄腰胡蜂
毒蜂蜇伤的几大因素分析:
1.高危作业毒蜂蜇伤(清除蜂巢等)
2.意外蜇伤(误碰毒蜂受到攻击)
3.毒蜂灾害(大量毒蜂攻击人群)
蜂蜇伤主要的临床表现:
1.轻者局部症状红肿热痛
2.中度蜂蜇伤会出现局部水泡,恶心呕吐,腹痛等等
3.毒蜂蜇伤多表现为重度或者更为严重,有的患者严重的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大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晕厥,昏迷甚至死亡.
初步判断为重症的因素:
1.首先了解患者被何种毒蜂蛰伤,蜇伤的部位和数目,如果全身广泛存在,超过10个蛰伤处,就视为潜在的重症患者,有时某些毒蜂一处蜇伤也是致命性的。
2.患者有无出现过敏性症状,过敏性休克为重症的主要表现.
3.有无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危及生命的前驱症状.
4.其次看患者的初期症状,来院是否就有肝肾功能损伤伴酱油色尿者。
5.患者入院48小时内出现急剧的重要脏器如心、肺、肝、肾、凝血功能等恶化。
重症毒蜂蜇伤血液净化的启动时机和模式选择:
1.一旦初步判断为重症,特别是有酱油色尿者,应尽早启动血液净化,而非等待血肌酐等肾功能指标。
2.如果在新鲜冰冻血浆充足的地区,首选模式为血浆置换,频繁为每天至少1次,而非隔天1次,总量3-5次或根据病情。
3.如果在血浆紧缺的地区,可首先应用血液灌流,而后序贯血流滤过,初期血液灌流可每12小时1次,持续3天,期间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不间断序贯治疗。在能够获得血浆时最好至少做1至2次血浆置换,实在大量血浆无法获取,也应每天输注ml左右的新鲜冰冻血浆。
4.持续的血液净化治疗,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液滤过不间断的联合序贯治疗,有效清除毒蜂的毒素,改善内环境平衡,减轻激发反应是治疗的关键。
血液净化停止时机:
临床实践中,容易在患者肾功能开始恢复时思考是否停止血液净化,实际操作中往往过早停止,导致部分病人演变成慢性肾功能不全状态,故何时停止血液净化应谨慎,特别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更应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复查患者体内毒素的水平以及患者的肝肾功能是客观性评估的指标。
毒蜂蜇伤患者体内毒素成分及机体反应状态的个体差异很大。一旦考虑重症,及时有效的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但需要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既往我们均倾向于血液灌流后序贯血流滤过治疗,较少考虑血浆置换,但从血浆置换的原理和临床疗效来看血浆置换的疗效好于血液灌流,除非血浆难以获得,当然,条件允许时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和血流滤过三者序贯支持治疗疗效会更好。
对于病情危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肝肾损害严重,重度炎症反应状态或合并重度感染者,较长时间的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是有益的,患者病情好转,特别是尿量恢复至ml/天以上,血肌酐在umol/lL以下,时可考虑停止CRRT,转为普通间歇性血透或利尿药物治疗,以等待肾功能恢复。注意:血液灌流频率不宜过高,如q6h治疗以免加重溶血及出现发热反应;单纯血液透析治疗不能作为重症早期首选,因其不能有效清除中、大分子物质及心血管不稳定性直接影响早期抢救成功率;血液净化治疗仅是重症蜂蜇伤患者综合治疗的一部分,要高度重视抗过敏性休克治疗、营养支持、水电平衡、抗感染、呼吸循环支持等综合治疗。
毒蜂蜇伤血浆置换第一次废液
毒蜂蜇伤血浆置换第三次废液
温馨提示:
高危作业做好职业防护,
不要去触碰激惹毒蜂,
偶遇毒蜂蛰伤及时就医。
特别声明: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转载只为知识传播,侵权联系删除。
重症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