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防虫,你学会了吗

夏季防虫,

你学会了吗?

夏天到了,蚊虫活跃,

一旦被蚊虫叮咬,

大部分人习惯性将其拍死,

然而这样做可能很危险,

那么哪些虫子需要当心?

如何预防?被咬后如何处理?

下面介绍相关疾病及防虫要点,

请收下!

一、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荨麻疹又称虫咬皮炎,是一种因昆虫叮咬而出现的以红色丘疱疹或风团为主要特征的过敏性皮肤病。皮疹多发于躯干、四肢伸侧,群集或散在,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有的可有伪足、中央顶端常有小水疱,常因剧痒而影响睡眠。人蚤、犬蚤、猫蚤、虱、蚊、蠓、蚋、螨等的叮咬是主要的病因。

应对方法

01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日晒草席、被褥,消除昆虫,如猫、狗上的蚤,以及人蚤、臭虫等。

02

在室内床铺、家具、草垫、墙角等处喷洒杀虫药,夜间关好纱窗,睡眠放下蚊帐。

03

皮损部位外用止痒洗剂或糖皮质激素软膏,联合口服抗组胺药物可有效止痒,过敏反应剧烈立即就医。

二、蜂蛰伤

蜂蛰伤,是被蜂尾蛰伤后毒液注入人体或伴刺留皮肤内所致。蜂蛰伤后局部会出现红肿刺痛、瘙痒、水疱,全身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烦躁、胸闷、四肢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者死亡。常见的蜂类蛰伤主要是蜜蜂和黄蜂(又称马蜂)。

应对方法

01

挑除尾刺:用针尖或镊子挑出尾刺,切记不可挤压伤口,以免毒液扩散。

02

中和毒液:①蜜蜂毒液为酸性,可选用肥皂水、小苏打等弱碱性液洗敷伤口。②黄蜂的毒液为碱性,伤口可用弱酸性物质,如食醋、3%硼酸、1%醋酸等冲洗伤口。

03

可在皮损部位外用止痒洗剂或糖皮质激素软膏,联合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果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就近就医。

04

不招惹、捕捉蜂类,远离蜂巢蜂群;外出时最好不要使用香水、发胶等香味浓郁的化妆品;最好穿戴浅色及表面光滑的衣帽,裤子能够扎到靴子里最好;携带的甜食和含糖饮料要密封好。

三、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皮炎主要发生于面颈、胸、背、上肢、下肢等部位,局部呈线条状、点状或片状损害,可伴化脓性感染,严重者出现全身症状。多数虫体在皮肤上爬行时并不释放出毒素,只有当虫体被拍击或压碎时,才会释放毒素沾染皮肤而引发疾病。

应对方法

01

保持环境卫生,消除住宅周围的杂草、垃圾,清除隐翅虫的滋生地,安装纱门、纱窗或挂蚊帐,防止毒虫的侵入,如发现皮肤上落有虫体,不要用手直接拍击。

02

皮损部位尽早用肥皂水洗净,然后涂抹糖皮质激素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有继发感染者使用抗感染药物,医院就诊。

四、蜱虫叮咬

随着天气变热,有的人身上会出现“黑点”,医院就诊,经诊断,这些“黑点”竟是深深扎在皮肤里的蜱虫。蜱虫叮咬后口器叮在皮肤上会钻入皮肤里,像身上长了颗黑痣,叮咬时间长或口器落皮肤里会出现红肿、溃疡、发炎,中央有虫咬痕迹。

应对方法

01

不可生拉硬拽,因蜱虫倒刺可能已牢牢固定在皮肤上,应避免口器遗留在皮肤里或者感染病菌向里扩散,医院就诊由专业医师移除。

02

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医院就诊哦!?(^_-)




转载请注明:http://www.dlmglux.com /fzsyf/11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