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身体急症类
一、发热惊厥
1.把孩子放到平坦柔软处,如地毯、床上;
2.让孩子侧躺,头偏向一边,松开领囗和衣服;
3.用软布把孩子口腔内的唾液和残渣清理干净,防止妨碍呼吸;
4.做好相关记录;如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孩子状态等;
5.脱衣服、开空调降温;
6.惊厥过后尽快就诊。
小提示:
热性惊厥无法预防,
一般儿童3岁之后就很少发生了。
二、鼻子出血
1.安抚孩子情绪。
2.让孩子头部稍微前倾,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孩子鼻子硬骨和软骨的交界处(大约在鼻侧正中央),按压10分钟左右。
3.如仍然无法止血,或者出血较多,医院。
小提示:
1.制止孩子抠鼻子,抠鼻子可能会损伤鼻腔内的毛细血管,导致出血。
2.经常开窗透气、或者用空气净化器;让孩子远离可能的过敏原和容易堆积灰尘的东西。
3.可以用空气加湿器,或者给孩子的鼻腔内擦一些保湿软膏,比如凡士林等。
三、食物中毒
(三)食物中毒
1.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2.如孩子清醒,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孩子的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催吐时应注意孩子处于前倾的体位,避免误吸呕吐物,造成窒息。
3.将孩子吃过的食物进行封存,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4.带上导致中毒的食物,马上向急救中心呼救。
小提示:
1.切勿购买和食用腐败变质、过期、来源不明的食品,不要吃发芽的马铃薯、野生蘑菇、河豚鱼等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
2.保持厨房环境和餐具的清洁卫生。
3.烹调后的食品应在2小时内食用,未吃完的可以放冰箱低温保存。食品要贮存在密封容器内,生、熟食品分开存放,新鲜食物和剩余食物不要混放。
中暑
1.迅速脱离高温环境,抱到阴凉处平卧休息。
2.松开或脱去衣服散热。
3.可以用冷水擦浴,或者风扇空调等辅助降温。
4.补充适量水分,可以选择含盐的清凉饮品。
5.必要时立即就医,同时静脉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
小提示:
1.给孩子选择浅色、利于散热的衣物。
2.及早发现孩子中暑的征兆,比如头晕、动作迟缓、胸闷、大汗、口渴等。
3.夏天车内的温度非常高,不要把婴幼儿一个人留在车内。
2
轻微外伤类
一、烧伤
1.及时冲洗:
(1)适用于面积不算太大的烧伤,如四肢。
(2)将伤处在流动的清水下淋洗,避免水流过急。
(3)或用凉水浸泡半小时到一小时。
2.保护创面:如烧伤较严重,出现皮肤破损的伤口,可以用干净的布料或者纱布进行保护。
3.保持呼吸道通畅: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一氧化碳中毒者应移到通风处。
(3)必要时吸氧。
4.及时就医:烧伤面积较大的会出现感染休克,医院。
小提示:
打火机、火柴、蜡烛、蚊香、电暖炉、电熨斗…皆需放置在孩童不易取得的地方。以免孩童好奇玩火而产生火灾,或是碰触电热器时,造成皮肤烧伤。
二、烫伤
1.冲:
用清洁的流动冷水冲洗30分钟左右,水流不宜过急。
2.脱:
(1)在冷水中,将覆盖伤口表面的衣物小心去除。
(2)必要时用剪刀小心的剪开衣服,避免弄破水泡。
3.泡:
(1)在冷水中持续浸泡10~30分钟,可缓解疼痛,散发热量。
(2)若儿童年纪小,而烫伤的面积较大,需注意观察儿童体温。
4.盖:以上处理后,以洁净或无菌的纱布、毛巾覆盖伤口并固定。
5.送:将儿童送至医院进行治疗。
小提示:
(1)烧好的热菜、盛热水的杯子不可放在桌子、灶台边缘,以免儿童抓翻。
(2)冬季取暖,要用毛巾包裹热水袋,温度不可过高,且需拧紧防止漏水。避免给儿童使用“暖儿童”之类的取暖产品。使用电热毯、电热器等取暖设备时,做好防护工作。
(3)教育儿童不可随意触碰危险的物品。
三、割伤
1.假如伤口很浅、出血不多,可自行处理。
2.需要立即就医的情况。
(1)割伤很深,或在关节处。
(2)伤囗不清洁、有异物等,无法把伤口清理干净。
(3)动物爪牙、表面很脏的锋利器具等造成的割伤。
(4)伤口几天内无愈合迹象,或者出现了比如红肿、化脓或持续疼痛的症状。
(5)儿童还没注射过破伤风疫苗或者距离上次注射已经十年以上。
(6)在送医之前,可以自行初步处理伤口一清水冲洗,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等加压止血。
小提示:
1.对年龄较大的孩子,教会他们正确使用剪刀等工具。
2.可以考虑购买刀头圆钝的安全剪刀等,让孩子使用。
四、擦伤
1.先止血:洗净双手后,用消毒纱布紧按伤5~15分钟。
2.清洗伤囗: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3.上药:使用棉签蘸碘伏(或碘伏棉签)进行消毒处理,然后贴上透气的创可贴,避免伤口再接触其他污物。如伤口稍有红肿,怀疑会感染的,可在伤处涂抹红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
4.严重擦伤需就医:
(1)出血呈喷射状或经按压无法止血。
(2)擦伤的伤口较深或伤口处露出脂肪、肌肉。
(3)伤囗处的污物无法去除。
(4)伤口长时间不愈合或者出现红肿疼痛。
小提示:
1.运动前指导孩子做好热身运动,避免摔倒。
2.注意室内装饰,避免因地滑所致的摔倒等。
五、踝扭伤
1.停止走动,防止加重损伤。
2.冰(冷)敷扭伤的地方,减轻因扭伤导致的炎症肿胀,同时也能减轻疼痛。
冰敷次数的建议:前24小时,1次/小时,1次20分钟;24~48小时,3~4次1天,1次20分钟。
3.出现以下情况及时就诊,排除骨折等可能。
(1)完全不能动,一动就特别疼。
(2)冰敷、休息后疼痛无好转。
(3)受伤部位变成紫青色、麻木没有知觉或是有刺痛感。
4.弹性绷带包扎:可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弹性绷带对扭伤部位进行包扎、固定,减轻肿胀。
5.尽量抬高受伤部位:确认无骨折等严重情况后,在孩子休息或睡觉时,可以在脚下垫个枕头来抬高受伤的脚踝,减轻充血状态,缓解肿胀。
小提示:
运动时注意安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3
身体急症类
一触电
1.首先迅速切断电源:立即用绝缘的物体如木棍等,将孩子和导电物体分开。
2.进行急救:如心脏骤停,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3.联系急救。
4.如没有出现心脏骤停,皮肤表面有肉眼可见的烧伤伤口,可以进行简单的创面处理:
(1)及时冷敷:烧伤面积不算太大时,用流动水淋洗,或用清洁的凉水浸泡伤处;
(2)保护创面:用干净的布料或纱布,避免创口被污染;
(3)医院处理。
小提示:
1.使用安全插座,按时检查家用电器的插头、电线,有质量问题,立即更换。
2.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带电的器具。
二、溺水
1.首先保证施救者(家长)的自身安全尽量利用绳索、救生设施进行岸上救援;尽量多人一起施救。
2.溺水孩子被救上岸后的处理:
(1)有呼吸有脉搏,立即呼,然后陪在孩子身边并注意保暖,医院观察。
(2)昏迷,无呼吸有脉搏:类似假死状态,无呼吸,脉搏微弱濒临停止,此时应清理溺水者囗中的异物,进行人工呼吸,脉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强。恢复呼吸后,保持侧卧位,注意保暖,等待的到来。
(3)昏迷,无呼吸无脉搏立刻清理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小提示:
1.做好监护,不要让孩子去野外的河道、湖泊等禁区游泳。
2.坐船时,给孩子穿好救生衣。
3.游泳池玩耍时,看管好孩子,别让他进入深水区。
三、煤气中毒
1.一旦发现,立即开窗通风,将患儿转至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2.一定要尽快打求救或去就近的急诊。
小提示:
1.每年都要检查所有的燃气设备,包括加热器、炉灶、取暖器、壁炉等。
2.不要在密闭的空间里如营屋、房车、拖车箱、帐篷里使用燃油或燃气的取暖器。
3.不要让车在车库里空转,即使车库门开着;不要在大巴车后骑车不要在空转的汽船后游泳。
四、骨折
1.如骨折部位出血,可用手指按住伤口血管上方或用干净的绷带帮助止血。
2.把受伤部位的衣物脱下来或者剪掉,动作一定要轻柔。
3.有条件的话,用冰袋或者用毛巾包点冰块敷在受伤部位。
4.不要移动受伤的肢体,就在出问题的位置进行简单的固定。临时夹板可以用小木板、硬纸片甚至折叠多层的报纸来做,把它卷起来,用有弹性的绷带或者带子固定在骨折处。
5.简单处理后尽快带孩子就医。
小提示:
1.家长日常应避免突然用力牵拉孩子的肢体。
2.在家也要重视对孩子的看护。卧室和楼梯的上下口可使用儿童安全门。不让孩子在楼梯口追逐打闹。
3.教育孩子正确佩戴头盔、护肘、护膝等。
4.如孩子容易反复骨折,家长应考虑孩子可能有其他疾病,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4
身体急症类
一、眼内异物
1.看孩子眼睛是否存在异常状况,比如红肿或类似痘痘的存在。
2.把孩子的眼皮翻起来,用干个净的湿棉签将其取出。也可让孩子多眨眼,刺激流眼泪,小的异物就可能会随着眼泪流出来了。还是没出来的话,用干净的水(如矿泉水),让孩子把头偏过来,让进东西的那只眼睛在下面,用流水冲,同时不停地眨眼睛。
3.如再出不来,就立即就医。
另外,如发现眼睛有其他异常,比如前文提到的红肿、类似痘痘的存在,也要及时就医。
小提示:
1.不要让孩子用手抠眼屎或者揉眼睛,以免感染或带入异物。
2.避免去到一些会有异物飞溅起来的场所,比如工厂、正在装修或者拆迁的地方。
二、鼻腔异物
1.不要用鼻子吸气,以防异物向鼻腔深处甚至气管移动。
2.对于大孩子,可以堵住无异物的一侧鼻孔,然后让孩子攥鼻涕,把异物[吹]出。
3.如儿童还不能自己完成撰鼻涕的动作,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4.当出现以下任一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1)异物不规则或尖锐;
(2)异物存在时间较长,鼻腔出现了流脓或臭鼻涕;
(3)孩子出现呼吸困难。
小提示:
日常要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不能把食物,小物品,瓜皮果壳塞入鼻腔。
三、耳内异物
1.昆虫类异物
(1)在暗处,用灯光或手电筒照射进了昆虫的耳朵,让昆虫出来。
(2)用温水、婴儿油、植物油等滴入耳内,使昆虫室息,过几分钟后倒出,用棉签擦干耳内的水或油,以免发生感染。
2.普通异物
(1)如耳内异物离出口非常近,而且儿童也愿意坐着不动,可以尝试用镊子夹取。
(2)如不行,可以将儿童的头歪向一侧,将有异物的耳朵朝下,帮助儿童轻轻抖-一抖。
(3)如是化学粉剂等,除了倾倒,还可以用干棉签在外耳道附近轻轻擦拭。
小提示:
加强孩子安全教育,告诉孩子不要往耳朵里塞东西,耳朵里进小虫子或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家长。
四、鱼刺卡喉
1.小鱼刺:
如鱼刺不是很大,可以让孩子试着用力咳嗽,让细小的鱼刺随着流脱落下来。
2.大鱼刺:
如鱼刺很大很硬,孩子觉得特别疼,要立即就医。
小提示:
给小朋友吃鱼一定要剔除干净鱼刺,也可以选择吃没有鱼刺的鱼,比如鳕鱼、三文鱼等。
4
动物伤害类
一、被蜂蛰伤
1.用肥皂水清洗孩子被蛰咬的部位。
2.如果可以,试着将毒针取出。
3.用冰块敷在蛰咬处,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4.孩子疼痛难忍,也可以吃止疼药;孩子奇痒难忍,可以服用抗过敏药。但请注意看看药品是否可以用于年龄小的孩子。
5.一般来说,蜜蜂的叮咬只会引起局部皮肤的不适,但极少数时也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若抢救不及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6.如孩子出现严重的红肿、皮疹、发热,甚至呼吸困难,一定要及时就医。
小提示:
1.带孩子去野外,全家都建议穿浅色、质地光滑的衣服,并且穿得越严实越好。
2.保持个人卫生,尽量不要给孩子涂香水或使用带香味的沐浴产品。
3.不要让孩子去接触开花的植物。
4.告诫孩子识别蜂窝外形,不得捅马蜂窝。
二、被海蜇蛰伤
1.用镊子、棍棒或戴上手套后去除孩子蛰伤处的触须,不要用手直接碰触须或蛰伤部位。
2.去除触须前绝对禁止冲洗,去除后用海水或食醋浸泡或冲洗伤处15~30分钟,可抑制已激活的的刺丝囊释放毒素。但干万不能用淡水!
3.经上述处理后,要立即就医。
4.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的处理以下处理必须在去除触须后再进行:
(1)如果随身携带有剃须膏或苏打膏,可涂抹蛰伤部位,防止未激活的刺丝囊释放毒素。
(2)如果身边有剃须刀或银行卡等卡类物品,可刮剃蛰伤部位,起到剃出刺丝囊的作用。
(3)如果随身携有抗过敏药物(扑尔敏、苯海拉明或氯雷他定)、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可按说明书剂量服用药物,减轻过敏症状及局部疼痛。
6.特殊蛰伤部位的处理
(1)眼部蛰伤可用人工泪液冲洗或醋酸浸泡后的毛巾擦拭眼睛周围皮肤,注意不要让醋酸进入眼睛。
(2)口腔内蛰伤可用稀释后的醋酸漱口并吐出。
小提示:
1.不要让孩子在不安全的浴场或海域玩耍。
2.避免雨后到海里游泳。下雨时海蜇会向海边靠近,更容易发生蛰伤。
3.在海边玩耍时注意看管孩子,即使是海滩上已经死亡的海蜇仍有可能刺伤孩子。
三、被猫、狗咬伤
1.至少使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彻底清洗15分钟,然后用清水或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将伤囗洗净。
2.清洗完毕,用干净棉球将伤囗蘸干,加以碘伏或者酒精消毒。
3.被猫、狗咬伤后有一定几率感染狂犬病毒,所以在进行简单处理后,医院进行咨询接种狂犬疫苗。
4.若伤口较深,医院进行正规清创处理,进行破伤风的预防。
小提示:
1.不要随意靠近陌生的猫、狗,更不要随意捉弄。
2.不要在猫、狗吃东西、睡觉或者照顾幼崽的时打扰它们。
3.和猫、狗玩耍的时,家长一定要在身边进行监管。
4.一定不要主动攻击、恐吓、或是戏弄陌生的猫、狗。
驻马店市实验幼儿园
年3月29日
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