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岁辍学,21岁当兵,57岁得诺贝尔奖

莫言又被骂了!

这已经不是莫言第一次因为写作文风挨骂了。

就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了“唯二”斩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他就因为写作文风遭受了人生中第一次巨大的谩骂。

有网友说,莫言的作品是因为迎合了西方人的口味,抹黑中国人,才得以获诺贝尔文学奖。

还有大学教授说,莫言得奖对文学来说,没有自豪可言。

面对铺天盖地的批判、挨骂声,捧得奖杯归的莫言几乎没有作出回应。

他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不看电视不上网,过起了看似闲散的日子。

这时,又有人说,莫言变了。

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他不写东西了,就把写作事业停留在了拿到诺贝尔奖的那一刻。

但8年后,莫言带着新作重返读者视野。

大家这才发现,莫言没变。

他没有因为外界的批判,改变初心,特意迎合。

他还在写着如同以前一样的文字,还在表达着以前的莫言想要表达的东西。

因为,莫言,就是这样一个接地气的“老实人”。

他只懂得老老实实地生活,老老实实地写下自己所经历的一切。

01

年2月,莫言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的一户普通农家。

村里人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个看似普通的农村娃,以后会成为一个闻名世界的作家。

可能连莫言自己都没想到,自己以后的人生会和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毕竟,他的整个童年记忆基本只有“贫穷”和“饥饿”。

莫言出生时,恰逢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一切都还在摸索之中。而他的童年时期正值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人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在莫言小时候,村里的孩子一个个都瘦得皮包骨头,大家每天到处转悠,四处搜寻可以果腹的东西。

草根、树皮、小甲虫,甚至煤炭,都是他们的食物。

莫言上小学时,有一回,学校运来一车亮晶晶的东西。

有个孩子先拿了一块塞到嘴里嚼起来。其他孩子见状,也一拥而上,拿起一块就开始啃,还觉得很好吃。

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不是什么食物,而是煤炭。

这个故事我们如今听来似乎难以置信,连莫言也说,听起来像是编小说,但它却是实实在在发生的。

后来莫言在采访时提起自己的童年,不禁感叹,“感觉自己跟一头猪、一条狗没有什么区别”。

可以说,莫言的童年都在围着“温饱”二字转。

食物上的温饱已属不易,精神上的温饱则更是难得。

莫言在小学五年级时因为种种原因辍学,一时间断了“书粮”,这让莫言无比难受。毕竟,对莫言来说,“对阅读的渴望,一点都不亚于对饺子的渴望。”

他听说有位同学家里有一本插图精美的《封神演义》,便上门去求。

但在那个书籍匮乏的年代,这位同学把这本书当作“传家宝”,轻易不外借。

为了能借到书,莫言可谓是豁出了脸面。

他一有空就跑去同学家,帮人干活,帮人拉磨,最终成功把书借了来。

借书的权利是得到了,但要看完还真不容易。

书只能借一个下午,还不能带走,必须在同学家的磨道里,在同学的监督下看完。

莫言虽不解同学这种“生怕自己把书拿去盗版”的心态,但这打开了他借书的新路子。

为了“精神食粮”,莫言可没少吃苦,甚至还“受了伤”。

有一回,莫言得知二哥借到了一本《破晓记》,但二哥从不允许莫言看他借来的书,便总把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

为了找到《破晓记》,莫言一不小心碰了马蜂窝,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

最后,他在家里猪圈的棚子里找到了书。看到书,莫言也顾不上脸上被蛰的痛,马上打开看了起来,看着看着就觉得眼睛慢慢睁不开了。

原来,他的眼睛已经肿得只剩一条缝了,连头也肿得跟“猪头”似的。

还有一回,莫言从一位老师手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了尽快把书看完,莫言就站在门槛上,就着挂在门框上的一盏小油灯看书。

因为看得太入迷,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

还有一次,他借到本《青春之歌》。本要帮着家里割草、喂羊的莫言,什么都顾不上了,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把这本大厚本读完了。

读完之后,莫言才发现自己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而羊群也因为饿了一下午,此时正在羊圈里狂叫。

可以说,不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莫言都充满了“饥饿感”。但恰恰是这种饥饿感,让莫言苦中作乐地成长了起来。

而这,也构成了他笔下的世界。

贫瘠的土地、饥饿的孩子、愚昧的百姓……

他写苦难、写丑恶、写不公,不是因为刻意迎合西方。只是因为,他就是经历了这些成长的,他只是老实地把这些事情写下来罢了。

02

但其实“老实人”莫言,一开始并没想当个作家。

直到一次,因为机缘巧合,他听一位大学生说,有位作家因为写了一本小说,赚了许多钱,一天三顿都在吃饺子。

这个故事,让从小就充满饥饿感的莫言两眼发光。

原来当作家不仅能吃饱饭,还能吃上饺子!

就因为这么一个“老实巴交”的念头,当一名作家的种子,就这么种下了。

但是,对一个只上过小学五年级的人来说,当作家,并非易事。

年,21岁的莫言入伍参军。

到了部队,他写了很多篇通讯报道、小说投了出去,都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但莫言没放弃,他一边在部队图书馆担任管理员,不断涉猎更多书籍,一边笔耕不辍、写作投稿。

直到他23岁的一天,《莲池》编辑部给他来信,请莫言到编辑部谈一谈稿件修改的问题。

就这样,几经修改,莫言的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发表了。

《春夜雨霏霏》发表后,莫言要当作家的梦想可以说是往前迈了实质性的一步。

只是,莫言并没因为这部作品一战成名。

直到年,30岁的莫言发表了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莫言这才成功跻身文坛。

著名作家张洁在读完这部作品后,不禁感叹,“年中国文坛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出现了莫言。”

隔年,莫言又发表了中篇小说《红高粱》,后来这篇小说被莫言用元卖给了张艺谋。

随着这部小说被拍成电影,“莫言”这个名字,也开始为人熟知。

但让更多人知道莫言这个名字的,无异于年的那个秋天。

年10月11日,莫言登上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的舞台,底下掌声雷动。

他,成为了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不缺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作家,鲁迅、老舍、林语堂、巴金、王蒙等,都曾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却无人获得。

而莫言,在他57岁这年,在他开始写作的31年之后,捧回了这一殊荣。

一时间,他的书作被连夜加印,很多人跑进书店将他的作品抢购一空,他的名字响彻中华大地。

在旁人看来,莫言出名了,甚至开始飘了!

但在莫言看来,自己还是那个“老实人”。他还是在大城市里买不起房子,还是不够成熟、不够圆滑、不够老练。

这种外界和自我评判的反差,让莫言觉得生活乱了套。

不仅陌生人“吃”他的红利,亲戚朋友也不放过他。

他的手机一整天都在响;还有一群亲戚朋友通过各种方式利用他的名号谋财;自家的表弟表妹还明目张胆地敲诈他。

“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来了”。

无奈之下,莫言选择回到了家乡,不看电视不上网,换了个手机号码。

平时忙着阅读、写作、听戏曲、练书法,偶尔到朋友的田地里开开收割机。

他还是在老老实实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就像有回央视记者去采访他,进屋时,莫言正在吃午饭,记者惊讶地发现他的碗里居然只有窝窝头加稀饭;

还有他找人装修房子没能达到预期效果,但看到装修师傅很难为情,便不多说什么,反而另给了一笔辛苦费;

他还会因为从机场到女儿家实在太近,担心接单师傅心里不舒坦,会给师傅递一包事先买好的中华烟……

你瞧,出了名的莫言,也还是那个“老实人”嘛。

老老实实地生活着。当然,也仍旧老老实实地写作。

03

年10月,距离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8年之后,他携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

一时间,这些年里明里暗里质疑莫言“江郎才尽”“在名利中迷失”的声音渐渐散去。

而且随着莫言在互联网上露脸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发现了这位文学大家其实耿直得可爱——他老实,专讲真话、实话。

一回,莫言接受《面对面》节目的采访。主持人问他,“最希望一种状态是什么?”

莫言笑了笑,耿直地把心里话说了出来,“结束采访”。

还有一回,《新京报》的记者采访他,提到他看《檀香刑》,只翻了几页,就因为内容太过残酷而不敢看了。

莫言再次说出了实话:

又有一次,莫言跟蔡康永聊起自己得奖后,市面上多了很多冠他名字的盗版小说。莫言不甚其扰,就发表了一个声明,说真要是他的书,你们随便盗,但最好是不要盗我的名。

此时蔡康永问,“那情况有改善吗?”

莫言直言道,“没有改善,紧接着又出来一本……”

通过莫言的这些采访“名场面”,你会发现,莫言真是个老实人,而且确实如喜欢他的年轻人所说的,他老实得有些可爱。

年8月2日,莫言开通了自己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lmglux.com /fzscs/14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