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
假期终于滑动解锁了...
出门前必看旅行攻略
要正宗美食又要美丽景点
但千万不要忘记陪伴你旅途的“虫虫们”
会对旅程中的你进行骚扰
有的是“视觉”影响
有可能还带来疾病
那么旅行中那些令人讨厌的小虫,
你中招了几个?
旅途中碰到的“虫虫”可远不止这些哦.......野外环境认识“害虫”1不得不防的“病毒魔盒”蜱蜱
1October
小小的蜱如此“厉害”,是与它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被比作传播病原体的“潘多拉魔盒”有关。
蜱全家福
防蜱小贴士如果到森林,山丘和野外等地方游玩,做好防蜱的措施,做到不给蜱留机会,一旦有漏网之蜱,也不用怕,学会科学的办法去处理,依然可以守护自己的健康。
●个人防护
发现人被蜱虫叮咬后,请科学处理
最医院让医生处理,千万不要用手强行拔除或捏碎(还有不靠谱的方法,如用火烧,凡士林涂抹等...),因为受到刺激后,蜱虫会越发往体内钻,并加大剂量地释放蜱虫唾液,拔除不当也会让蜱虫的口器残留在皮肤里。
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请按以下方式自己拔除,可以用专用的拔除蜱虫工具或者尖嘴镊子来移除。
1.尖嘴镊子:镊子是大多数家庭都有的工具,也是美国CDC建议使用的工具。
2、移除蜱虫后,应用消毒酒精或者肥皂水彻底清洗叮咬部位以及洗手。
3、不要用手捏压蜱虫,应将蜱虫浸泡在酒精里,或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然后烧死。
2勤劳的“小蜜蜂”不好惹蜜蜂科
1October
自然界袭人蜂类主要是社会性极强的蜜蜂科与胡蜂科,其中胡蜂科体型、毒性均远远大于蜜蜂科,易引起重度蜂蛰伤。
每年8~10月是为繁殖期,攻击性最强。在通常情况下,“友善”的蜜蜂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在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蜇人的,所以要好好“善待”蜜蜂。
一旦被蜜蜂蛰●重要的是立即用针头或者注射器等挑出毒刺,不要挤破毒囊;●用碱性水,如肥皂水反复冲洗;●局部红肿发痒可外用药膏观察;3“杀人蜂”胡峰胡峰科
1October
被国人唤作“杀人蜂”的胡蜂则更危险,别名也有黄蜂,马蜂等,分布全世界。
它们的毒性比蜜蜂强5~7倍,区区几下叮咬就可能让一个成年人得急性肾衰竭。
胡峰科防范小贴士以下三分钟安全视频,内容包括了关于胡蜂的活动特点,如何预防胡蜂的叮咬,以及被胡蜂叮咬后急救知识,关于胡蜂安全教育等。
室内环境认识“虫害”1“视觉”杀手果蝇果蝇
1October
果蝇分布于全世界,由于体型小,很容易穿过纱窗,室内环境内非常常见,果蝇幼虫首要食物来源是水果腐烂的微生物。
餐饮店比较常见,主要影响就餐时心情和舒适度,也一定程度可反映您选择就餐餐饮店的卫生清洁状况。
2旅行“吸血鬼”臭虫臭虫
1October
吸血的害虫臭虫在我国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十分猖獗,但随着卫生和经济条件的改善,这种害虫一度绝迹。但近几年来,这种害虫已“重出江湖”呈愈演愈烈之势。
臭虫不仅对居民造成困扰,在旅游业中也是声名狼藉,经常趁著游客们在享受轻松假日时,跳到行李箱上,随着旅行者一同归家。
旅行臭虫防制小贴士●出差、旅行乘坐卧铺或住宿宾馆时,注意检查床垫和床板的缝隙和角落,查看是否有臭虫孳生,防止坐、躺时被叮咬。
●如果出差、旅行时被臭虫叮咬,回家时仔细检查衣服和行李,防止将臭虫带回家中造成蔓延。
旅行毕竟是美好和快乐的事情
希望大家在旅行途中防范这些“小虫”
度过一个健康开心的
国庆长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