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甘露蜜中毒是我国养蜂生产上一种常见的非传染病,以每年的早春和晚秋发生较严重,尤其是干旱歉收年份,发生范围大、死亡率高,若防治不及时,容易给蜂场造成重大损失。在每年的夏秋之交,当外界蜜源中断且气候干旱少雨时,蜜蜂甘露蜜中毒也时有发生。
一、蜜蜂甘露蜜中毒症状
发生甘露蜜中毒的大多是采集蜂,通常是强群比弱群中毒死亡的更严重。中毒严重时,蜂王和幼虫都会死亡,中毒的蜜蜂腹部膨大,失去飞翔能力,病蜂大多死在箱外。解剖病蜂观察,蜜囊呈球形,中肠萎缩、环纹消失,呈灰白色,并有黑色絮状沉淀,后肠呈蓝色或黑色,肠内充满暗褐色或黑色的粪便。
二、蜜蜂甘露蜜中毒的简易诊断
如果外界蜜源缺乏时,蜜蜂仍采集活跃,而采集蜂出现死亡现象,蜂场周围有可能存在甘露蜜。此时打开蜂箱检查未封盖的蜜脾时,若蜜汁浓稠,呈暗绿色,无天然蜂蜜的芳香味,且巢脾内有结晶蜜,即可初步判断是甘露蜜中毒。取怀疑为甘露蜜中毒的死蜂。观察死蜂,腹部膨大。用镊子拉出死蜂消化道观察,蜜囊呈球形,中肠萎缩,呈灰白色,有黑色絮状沉淀,后肠呈蓝色或黑色,肠内充满暗褐色或黑色的粪便,可判断蜜蜂因采食不易消化的物质,下痢而死。结合症状检测结果,可判断蜂群为甘露蜜中毒引起的死亡。
三、蜜蜂甘露蜜中毒特点及规律
甘露蜜包括蜜露和甘露两种。甘露是由蚜虫、蚧壳虫等昆虫采食作物或树木的汁液后,分泌出的一种淡黄色无芳香味的胶状甜液,这些昆虫常寄生在松树、柏树、柳树、杨树、榛树、椴树、刺槐、沙枣等乔灌木以及高粱、玉米等农作物上,尤其是干旱年份,这些昆虫大量发生,排出大量甜汁(甘露)吸引蜜蜂采集。蜜露是由于植物受到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或受到创伤,从植物叶、茎部分或创伤部位分泌渗出的甜液。外界蜜源缺乏时,蜜蜂就大量采集这两种分泌物,将其酿造成甘露蜜。甘露蜜中毒主要是矿物质含量过高,蜜蜂采集取食后导致其消化不良,下痢而死。
四、蜜蜂甘露蜜防治要点
1、选择放蜂场地时,远离能够产生甘露蜜植物(松树、柏树等)较多的地方。
2在早春或晚秋蜜源中断季节,为蜂群留足饲料,并对缺蜜的蜂群进行奖励饲喂,不要让蜂群长期处于饥饿状态。
3、对已采集甘露蜜的蜂群,在喂越冬饲料前将蜜脾换掉,补喂新鲜的糖浆或蜂蜜,千万不要留甘露蜜做越冬饲料,以防越冬蜂群甘露蜜中毒造成严重损失。
4、若发现甘露蜜中毒,蜂群最好转地,并进行药物治疗。一般以助消化的药物为主。
5、因甘露蜜中毒诱发其他传染性病害(孢子虫病、下痢病等)的蜂群,应根据不同的病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