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遇疯狂蜂群她以身护子却难抵三千蜜蜂
治疗有望她却欲出院给儿子省出医药费
“蜂”中的母爱
家住花吐古拉镇英格乐嘎查的崔斯琴,与往常一样,17日中午11点半左右,其驾驶着摩托车与儿子在舍伯吐镇买了菜后,就开始往家的方向骑行。骑行的路上,崔斯琴总感觉有飞虫围着自己头上转,想着把摩托车骑得快一点,就把虫子甩开了,崔斯琴加大了油门。可是无论她怎样加速,围绕她的虫子并没有散去,而是越来越多。崔斯琴这时才意识到“被蜂子围攻了。”正想着怎么办时,坐在后座的儿子吴国才大呼,“妈,快停车,我被蛰了。”崔斯琴回身一看儿子已经被很多蜂子围住。护子心切,崔斯琴赶紧帮儿子一阵拍打。但是两个人的手脚并用,并没有减弱蜂子的攻击,相反蜂子越聚越多。手臂上,脖子和脸上传来阵阵剧痛,崔斯琴已经顾及不了那么多,用手拍打儿子身上的蜂子。看不到效果,崔斯琴一把将儿子头埋在自己的半袖内。但是这样只抵挡了一阵,马上儿子又被叮咬得抽身出去在地上打滚。崔斯琴也疼痛难忍,也学着儿子在地上打滚。疯狂的蜂群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两人大声呼救,但是空旷的马路上并没有人。崔斯琴突然感觉生存无望,心想如果自己留下来,儿子没准能逃出一条生路。她把儿子推到摩托车跟前“你骑车快走,别管妈妈了。”儿子吴国才哭着骑上摩托车,但是还没骑出米,就摔下车。崔斯琴跑过去,发现儿子眼睛已经肿的只能看见一条缝。而这时崔斯琴自己的眼睛也越来越难以挣开。
“蜂群是躲不掉了。”这时崔斯琴想打电话报警,但是手机却没有电。母子俩在马路上奔跑着向过往车辆求救,路上过了四五辆车,但是看到母女俩被蜂群包围谁也不敢摇下车窗,告诉母子俩打电话报警就扬长而去。最终只有一辆大货车停了下来。司机发现母子俩的遭遇后,摇开车窗大喊,“妹子赶紧上我后面的半挂车厢。”母子俩相互推拉着上了车厢,司机拉着母子俩一路狂奔。但是已经离开现场10多里地了,蜂群还紧追不舍,车跑出20多里,蜂群才渐渐散去。敲打着驾驶室,崔斯琴喊停了司机,用司机的手机打通了丈夫的电话,告诉丈夫报警求救。这位司机按照崔斯琴的指引,将母子俩医院。医院,崔斯琴就昏死过去。
醒来时,崔斯琴发现医院的病床上。原来由于母子俩都已经昏迷,当地医疗条件有限,被送到了这里。
记者18日见到母子俩时,崔斯琴已经醒了过来,儿子却还有些昏迷。两人脸上,手臂、头皮上有大量被蜜蜂蛰过后留下的点状疤痕。崔斯琴面庞臃肿,眼皮发青,虽然散落着头发,但明显看出崔斯琴头型不规则。崔斯琴告诉记者,医院后,大夫用镊子一个一个把毒针夹出来的,头发里最多,大夫在头发里还抓到一只活的,全身数下来被蛰了有处之多,而儿子更严重些。崔斯琴手脚发麻,头痛还伴随着恶心,经过一夜抢救,身上的毒素还没散去。讲述其事件的发生经过,崔斯琴告诉记者在当时面对被上千只蜂子围困的境遇,都没想到能活过来,“以为会像电视里说的那样被蛰死,我就寻思就是我没了,也不能让儿子有事。”看着不远处病床上还在昏迷的儿子,崔斯琴满脸热泪。
对于母子俩的病情,接诊的张大夫告诉记者两人目前还没有脱离危险,如果症状加重还医院转院治疗。张大夫介绍,母子俩全身蜇伤较多,头部、颈部、背部、手臂尤其严重。因受伤部位过多,毒素扩散较快,母子俩最初入院时已经出现心率快、心衰等心脏功能受损症状,通过治疗目前崔斯琴症状有所缓解,孩子还没有脱离危险。
母子俩突然遭遇此事,也让这个家庭陷入困难之中。崔斯琴的丈夫吴金山告诉记者一家人全靠种地为生,今年大旱,家中正在浇地,本来家庭就不富裕,浇地的钱还是从亲朋手中借的,此次母子俩出事后,又与亲朋借的钱治病,住院两天来已经花去元,因为是意外,农村合作医疗并不报销。这笔费用成了家庭的沉重负担。家里的苞米地也顾及不了。在母子俩挣扎时,崔斯琴的手机和金耳环都丢失了。可以说这场意外让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
虽然经受着痛苦,崔斯琴说一定要感谢那位拉他们母子俩跑出现场的大货车司机,他们后来知道这位司机是黑龙江人,在帮助母子俩的同时自己也被蛰了两下但是这位司机没有留下姓名,好在当时丈夫的手机上留着这位恩人的电话,“这位大哥下次来通辽,我一定邀请他到我家中做客,当面好好谢谢这位大哥。”
对于母子俩为何被蜂群袭击,崔斯琴表示并不知晓,其表示在当地很少见到这多蜂子,“这条路我们几乎每天都走,平时也没见过这么多蜂子。”那么疯狂围攻母子俩的到底是什么蜂种呢?记者带着医生从崔斯琴头发里所发现的蜂子找到了一位养蜂人,养蜂人袁先生已经从事养蜂20多年,看到记者提供的蜂子,袁先生判断出这是一只中华蜂,也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土蜂,“这是我们国家本土的蜂种,是蜜蜂的一种,能酿蜜但野性比较大。”对于为何这种土蜂围攻人,袁先生认为可能是在两人遭受围攻地点附近有蜂巢。与此同时袁先生表示这种蜜蜂因为野性大、产蜜量不高,职业养蜂人一般不会用这种蜜蜂,而是用比较温顺,产蜜量大的意大利蜂。“可能是附近有人在植物采花期从外地买入,采花期过后,因为不善于管理就放任蜜蜂飞走,有可能人们的某些行为让这些土蜂感觉到了危机,也有可能母子俩身上有香水味吸引了蜜蜂。”袁先生判断说。
崔斯琴表示在出事地点附近的确有西瓜地,但是当地农民是否用了这种土蜂,目前还没有得到印证。崔斯琴已经报案,但其对能否知道是谁放了这么多蜜蜂心里并没有底。“蜂子是长翅膀的,翅膀上也没有刻着是谁家的,不好找,只能自认倒霉了。”
经过三天的治疗,20医院普外二科再次见到崔斯琴母子俩时,崔斯琴面部已经消肿,但其儿子虽然已经没有昏迷症状,但面部依然肿胀得厉害,眼睛肿得像包子一样。张大夫说崔斯琴还需要输液排出毒素,孩子则还没有脱离危险期,还需进一步治疗。母子俩意外受伤,并不在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内,平时也没有上过意外险,所花药费全部由自己出,入院时所借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丈夫吴金山已经回家张罗借钱,崔斯琴想让大夫将自己的药停下来,给儿子省下医药费。亲属们虽然不同意,但是没有钱的困境,似乎没有其他办法。
遭遇野蜂该咋办?不要跑衣服裹头人撂倒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春季以来,医院已经接诊了不少被蜂蛰的病例。那么如果遇上了应该咋办?
养蜂人袁先生告诉记者,如果遇到蜂巢应绕行,不要靠近。野蜂都很凶猛,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招惹。不小心进入它们的活动范围,就有可能引起它们聚集,对人进行围攻、伤害。如果一不小心“捅了马蜂窝”,可取衣物裹住头部,蹲下身子。千万别回击,不然野蜂会纠缠不清,没完没了,而且人越跑它越追。以静制动,是最佳选择。原地卧倒,衣服裹头都是实用的办法。在野外,不要穿颜色过于鲜艳的衣服和喷浓重的香水否则容易“招蜂引蝶”。
被蜇咋办?挑蜂刺但别挤伤口
张大夫告诉记者,假如不幸被野蜂蜇伤,应尽快就医。距医院较远的话,可采取急救措施,用针或镊子挑出蜂刺,但绝对不要挤压伤口,避免剩余毒素进入体内。挑出毒刺后可用氨水、苏打水、含碱性肥皂水甚至尿液涂抹被蜇伤处中和毒性。
疼痛厉害者可服用镇痛药,并用冷水浸透毛巾或者用毛巾包冰块敷在伤处以减轻肿痛,医院进行治疗。
科尔沁都市报记者王智韬摄影报道
一位左中的爱心人士在得知他们的境遇后欲通过小编救助他们,小编联系到该母子时,得知母子俩已经出院回家养伤。崔斯琴告诉记者现在在家中已经恢复得不错,得知有爱心人士的救助,崔斯琴表示感激的同时,拒绝了救助。崔斯琴说现在母子俩已经无事,借的钱也会靠自己劳动一点一点还上,感谢好心人的关心。
小编在这里为这位母亲点个赞,这就是我们身边最普通的一位母亲,在困难面前选择坚强面对,在危难之时,宁愿付出生命也要保护子女。崔斯琴虽然是一位普通的女性,但她身上体现着最不平凡的伟大,亦如为我们奔波的父母,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尊敬父母,孝敬父母。中秋节即将来临,希望身边的小伙伴们在为生活奔波的同时,也不忘多关爱我们的父母,有时间多回家看看,不能回家也要用电话多和父母聊聊,不要让他们挂念。
小编在此祝各位小伙伴们事业顺心,祝各位父母们天天开心。
活在通辽,有你最开心。
北京哪里能治好白癜风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