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圈站在前方为您导航。 面对多舛的命运,他无所畏惧,用柔嫩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面对重压的生活,他没有逃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受到亲朋好友的认同和称赞。 席涛涛,年生于朱家山村6组,从小家境贫穷,父母因病常年药不离身,迫于生计,他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便被迫放弃学业,从此亲身经历、感知着生活的水深火热。 作为家中的独子,为了供养父母,席涛涛辍学之后,他干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面馆服务员,那时候一个月工资才元,就这样他坚持了半年多,后来在熟人的介绍下,他又先后在玻璃厂、砖瓦厂、建筑工地当过工人,直到现在,为了苦心经营生活,年轻的他依然在建筑工地默默地坚守着、耕耘着。
“从十五岁到现在,我没有轻松过一天。”这是席涛涛对生活的唯一感悟,也是他饱尝生活的苦痛之后,从内心流淌出来的真实而清晰的声响。 年,父亲因病辞世,剩下席涛涛和母亲、妹妹三人相依为命。 母亲孙小会,患有内风湿,每逢天阴下雨,双腿疼痛难忍。为了照顾好母亲,席涛涛经常趁建筑工地没活的时候带药赶回家,在叮嘱母亲服药后,他就急忙打理着家务,不管是在田地里收获庄稼,还是在院子里打扫卫生,他都勤勤恳恳、雷厉风行。 孙存活,家住朱家山村5组,是席涛涛的外公。他育有三女一子,大女儿就是席涛涛的母亲孙小会。二女儿和三女儿也先后出嫁给了朱家山村的两户杨姓人家。年,孙存活18岁的独子,在骑自行车赶路的时候意外摔倒,导致大脑裂纹渗血,经抢救无效后死亡。从此之后,孙存活和老伴过着孤苦无依的生活。 席涛涛幼年失去了父亲,孙存活晚年失去了独子,两家的不幸让亲朋好友和周遭的群众感慨不已。为了照顾母亲和赡养外公、外婆,年经过朱家山村干部、村民代表、两家亲戚商议,将席涛涛过户在外公孙存活名下,从此两家变为一家。 屋漏偏逢连阴雨,在先后失去了父亲、舅舅两位亲人后,年,席涛涛唯一的年仅13岁的妹妹,又意外被一棵梨树上的一窝人头蜂蛰伤而亡。 提起这些痛心的往事,席涛涛的家人和亲戚,都是满眼泪花。“涛涛这娃吃了太多的苦,经历了太多的不幸,但他依然肩负着生活的责任和重担,始终孝老爱亲,是同龄人之中的佼佼者。”席涛涛的姨夫杨小军说,当许多年轻人每天早上还在酣睡时,涛涛早已忙活了大半天,在这样酷热的天气里,即使呆在屋子里也是满头大汗,但涛涛还要在工地上顶着烈日干活,这是年轻人很难做到的。 从年开始,席涛涛就赡养着外公、外婆和母亲。为了照顾好亲人,涛涛不能外出打工,只能在家门口打零工,如果家中有事,或是亲人病了,他会立马回家处理事情和照管家人。每到农忙时节,他要一个人独自收种家里的十二亩多地的庄稼。 “看到娃一个人忙活,我心里不是滋味,经常在干完自家的活后,来帮他一把。”涛涛的姨夫杨小军说,涛涛没有了父亲,外公外婆体弱年迈,母亲又患病在身,生活的重担没有人能替他分担,大热的天他一个人要收完、晾晒所有的麦子,农活忙完后顾不得休息,就又去工地干活,小小年纪,让人看着心疼。 年,经人介绍,席涛涛和香庙的田姗姗结了婚。婚后两人先后生育了两个孩子,媳妇田姗姗没有上过学,不识字,平时只能在家看看孩子、做做饭,生活的重担还是要席涛涛独自挑起。 结婚有了孩子之后,生活的负担更重了,除过赡养外公、外婆、母亲之外,还要供养妻儿。一个人供养七个人,这得有多难啊? 面对艰难的生活,席涛涛只能负重前行,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家里的每一位亲人过得安逸、舒适。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偶尔回味着生活的苦涩,但都是一笑而过,他觉得人生有时候是无法选择的,既然遇到了,就要坦然面对和接受。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窘迫的环境下,席涛涛总是在昏暗之中寻找着阳光。为了增加收入,也为了弥补建筑工地的空挡,经过寻思,涛涛筹钱买了一辆旋耕机。他说,买了旋耕机不但可以方便自己种地,还可以在农忙时节帮村民耕地挣钱。自从买了旋耕机,他已经帮助别人耕地多亩,一亩地40元,总工收入多元,除过维修费和加油费,还能剩余4、5千元。 年,涛涛的外婆因为脑溢血去世,为此他难过了许久,虽然涛涛已经尽了全力,但他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多,不够好。 现如今,外公已经81岁了,耳聋眼花,还患有脑梗,走路不灵便,每天只能在院子里活动。涛涛在休息的间隙,经常搀扶外公在院子附近游走,这让老人倍感温馨。 49岁的母亲虽然年龄不大,但体弱多病,特别是她患有内风湿,每到阴雨天气,就疼得无法忍受。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涛涛除过经常骑摩托车去县城、水口镇给她买药外,还要经常和她谈心,拉家常,让她对生活充满希望。 这么多年了,孙小会看着儿子受了那么多苦,每当说起这些,她只是噙满泪水,没上过学的她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哪怕是些许的只言片语,也未曾有过。 在院子里的树荫下,笔者看到涛涛蹲在地上,正慈爱地搂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孩子们撒娇地坐在他的腿上,用娇嫩的双手去触碰他额头的汗珠,懵懂的他们根本不懂得父亲的辛劳与付出,只是一味地玩闹着。 走进正屋,除过一辆摩托车和两个黑色陈旧的大木柜,还有十多亩地收获的麦子被整齐地堆放在墙角外,笔者没有看到其它的家具和财产,真可谓“家徒四壁”。 “我家虽然穷,但所有的一切都是我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的,我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也不羡慕同龄人有房有车,只要一家人健健康康、团团圆圆在一起就好。”席涛涛的眼光是那么坚毅,他相信通过自己的辛劳与付出,一定能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 未来的路还很长,凭一人之力供养四代人,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可想而知。但席涛涛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会继续赡养老人,照顾幼子,让他们尽量活得安稳,活得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