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性什么时候应该开始做乳腺癌筛查?
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的高峰期是在45~54岁左右,所以我们一般建议女性到40岁以后就要开始做乳腺癌的筛查,但对于一些乳腺癌高危的人群,可能就要把这个筛查的年龄段提前。
二.乳腺癌筛查有哪些方式?
目前乳腺癌的筛查主要有影像学检查和自我体检二种方式,虽然自我体检并不能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降低乳腺癌死亡率,但在自我的防癌意识上还是值得推荐的。
影像学检查是目前乳腺癌筛查的主要手段,其中包括了乳腺钼靶,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乳头溢液的细胞学检查及导管镜检查。对于40岁以上的女性我们是建议每年做一次钼靶结合超声的检查,必要时再配合乳腺磁共振的检查。对于乳头溢液者,则需要行乳管镜检查。
三.那么乳腺检查常出现的症状和体征有哪些?
疼痛,肿块,钙化,乳头溢液四大类
四.(超声、钼靶、磁共振、乳管镜)哪个更适合呢?
乳腺超声,钼靶,乳管镜,乳腺磁共振是临床中最常用到四种针对乳腺的检查方式,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及诊断价值,互相无法替代。
1.钼靶检查(乳腺X线检查):
被誉为国际乳腺疾病检查的“金标准”,尤其是以微小钙化为表现的早期乳腺癌,目前临床上无法触及到的,彩超无法辨别,其它检查无法替代,是发现早期乳腺癌不可缺的检查项目,这也是为什么所有乳腺癌筛查指南里面把它放在首选的原因。
缺点:不适合四十岁以下女性做为首选的检查项目,由于中国女性乳腺大多腺体含量比较高,比较致密,图像上对于一些小的没有钙化的结节容易被掩盖,也就会出现超声上面看到的小结节为什么钼靶上看不到的原因,所以临床上常常需要结合乳腺超声来综合判断。
2.乳腺超声:
这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性价比最高,最便捷的检查方式,优点是不受年龄大小,不受乳房大小的限制,对一些结节有很好的立体辨别能力,能很好的分辨结节的大小,边界,血流,回声,通过超声医生的描述,能对结节的性质有个初步的判断。
缺点:医生的主观意识太强,对结果的判读可能出现较大的偏差,对一些早期乳腺癌尤其以微小钙化为特征的乳腺癌没有辨别优势。
3.乳管镜(又名乳管内窥镜)
乳头溢液是指乳头部位自发或经挤压溢出液体的现象,是女性乳腺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发生率约为10%。以往对于无肿块乳头溢液病人检查主要依靠乳腺导管造影和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最终的诊断要通过手术切除活检来证实,给一些不必要手术的病人带来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乳腺纤维导管镜(乳管镜)作为一种微型内视镜,可以直视乳腺导管腔内壁情况,根据病变的形态做出诊断,对于乳头溢液病因的诊断具有特异性、敏感性、操作方便、创伤小、直观的特点,可有效地提高乳管微小隆起病变的诊断率,对导管内病变准确定位、活检,可发现乳管内微小病变使癌前期病变得到早期治疗,同时也可用于良性乳管病变的治疗。
4.乳腺磁共振:
磁共振大家比较熟悉,但对于乳腺磁共振可能比较陌生,它需要专用的乳腺磁共振线圈,检查的过程中,通过注射造影剂来对乳腺肿块增强对比,用来判断肿块的良恶性。它的优点是对于钼靶和超声检查的结果难以做出决断的病灶,磁共振能够对病灶做出更精准的评估。尤其是对于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或者已经确诊乳腺癌计划保乳或者乳腺癌术前化疗评估肿瘤大小的患者,都有无法替代的优势。
缺点:敏感性太高,作为常规筛查容易导致本来的一些良性结节评估过高而出现过度手术的状况,而且检查需要时间较长,费用较高。
总结
对于四十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年做次乳腺钼靶及超声的检查。对于年轻女性,乳腺的体检,超声仍然是首选,钼靶可以做为超声检查有疑问情况下的补充,而且对于一些良性的结节,超声有它独特的优势。磁共振虽然敏感,对于病变检出率高,但费用高、耗时长,不适合做普查,但对于有可疑又无法决断的病灶,我们也会建议加做个磁共振。对于乳头溢液病人检查主要依靠乳腺导管镜和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