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
人们户外活动频繁
各种昆虫也活跃起来
被虫子叮咬一下好像挺平常的
但若是不留神,遇到蛇咬蜂蜇
则可能会危及生命!
山上祭扫突遇马蜂攻击
1人遇难,多人紧急送医4月5日,清明节当天,南宁市马山县发生一起扫墓时马蜂蜇人事件,多名村民在上山扫墓时被马蜂蜇伤,其中一名男子伤重不治身亡。
6日上午,马山县永州镇平山村一村民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在4月5日上午,当时有十几人在村里一座山头扫墓,突遇一群马蜂攻击。
其中村民陆某某被严重蜇伤,待前来送医后不治身亡,还有多人也被蜇伤后送医救治。
夏季郊外野蜂活跃
被蛰后有生命危险
蜂类包括蜜蜂和马蜂(学名胡蜂,也被称为黄蜂),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昆虫之一。
蜜蜂:体型较小,毒针有逆钩,蛰人后毒针常残留体内,蜜蜂毒是一种较强的致敏毒素。
马蜂:体型较大,雄蜂无毒针,胡蜂毒液除了引起过敏以外,还可导致溶血、出血和神经毒作用,中毒反应较蜜蜂快而严重。
马蜂所含毒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组胺毒素,会导致患者过敏,出现喉头水肿及呼吸困难症状;
二是溶血毒素,这与被蛇咬伤后中毒类似,血红蛋白被溶解,患者尿液呈酱油色,会出现明显的肾衰状况以及严重的肝脏损伤;
三是神经毒素,会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导致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蜂蛰伤主要表现:局部红、肿、热、痛、重者变黑、瘀点,并可发生组织坏死。
若为蜜蜂蛰伤,则有螫针残留。全身中毒反应可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以及红斑、瘙痒等过敏反应。轻者可在数小时内消失,若为群蜂多处蛰伤,则可发生严重中毒反应,出现溶血、出血、呼吸困难乃至呼吸衰竭。
另外,如果是对蜂毒敏感的个体,即使被单个蜂蛰伤就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主要以局部清创消毒,使用抗炎止痛药物为主,有毒针的还需要尽快拔出。
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的还需要进行抗过敏、抗休克、保护肝肾功能等治疗。
遇到攻击不要扑打反击
发生蜂蛰伤要及时就医
蜂毒威力不可小觑
但蜂类一般不会主动攻击
万一遇到攻击
要立即用衣物保护好头颈
若是风大
可以逆风逃跑,或者原地趴下
千万不要扑打反击
否则会招更多蜂攻击
日常外出
应当如何防止被蜂类蜇伤?
一起来看
01注意穿着和卫生在去登山或者郊游的时候,注意不要穿深色衣服以及黄绿色衣服,尽量穿白色的衣服,最好穿长袖长裤,避免鲜艳的颜色吸引到蜜蜂或马蜂。
除此之外,在出门以前,最好洗个澡消除身体的异味,爱打扮的朋友注意不要喷香水,以免由于身体异味或者香味吸引昆虫。
02不要去昆虫多的地方登山或者外出踏青郊游时,要避免踏入人少的草丛或者灌木丛,这些地方往往有蜜蜂或者马蜂安家。
除此之外,还要观察树枝和岩石上有没有蜂巢。遇到蜂巢之后,一定要绕道行走,不要去捅蜂窝。
03保持镇定如果在户外发现有蜜蜂从身边飞过,应当站立不动,不要慌张,这样蜜蜂就会慢慢飞走。
千万不要拍打蜜蜂或者奔跑,否则就会招来蜜蜂。
04保护好头颈如果被蜜蜂误解遭到蜜蜂攻击,这时候要用衣服保护好头颈,往蜂巢或者蜂群相反的方向跑,也可以原地趴下,把露着皮肤的地方遮住。
等蜂飞走后,应当用肥皂水清洗被叮咬的位置,然后涂抹消炎止痒的药物。
如果身体被蜂群蜇伤多处
常出现发热、烦躁不安、昏厥等全身症状
个别严重者如救治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被蜇后如果全身呈现皮疹
出现吐逆、头晕、头痛、呼吸困难
等过敏情况
医院抢救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央视新闻、深圳卫健委、健康八桂(健康钦州出品,转载请注明)往期推荐
截至4月10日24时钦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钟南山最新研判!
提醒
多人动车上被感染,哪些环节易“中招”?如何做好防护→
截至4月9日24时钦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