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击
蓝
字
/
关
注
我
们
猫文化在各大高校流行。最近,我们的校园里也多了几只猫咪和狗狗,还有新出生的小猫咪和小狗崽。看到软萌萌的小动物,在不用自己精心当“铲屎官”的前提下,可以近距离享受“逗狗吸猫”的服务,是一件多赏心悦目的事。可是,你知道吗?野猫野狗可能会有病菌喔。我们在校园里,还会遇到哪些潜在的动物威胁呢?
一、猫抓狗咬。
大家越来越对可爱的小动物失去抵抗力,无论是家养宠物,还是宠物咖,抑或是野猫野狗,看着它们无辜的大眼睛,都心甘情愿成为它们的饲养员。不过,在撸猫撸狗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被抓伤或咬伤,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步:挤压伤口。
挤压伤口,挤出伤口中的淤血。
第二步:清洗伤口。
用大量的清水或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第三步:接种疫苗。
及时送医,遵医嘱接种破伤风疫苗和狂犬病疫苗。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被猫狗抓伤咬伤就有打疫苗的必要。打狂犬疫苗是目前预防狂犬病唯一有效的手段。有人可能会问:被家养的宠物猫或者宠物狗轻微咬伤抓伤,没出血也有必要打疫苗吗?
答案是:有必要。
WHO明确指出:动物是否打过疫苗,不应该成为我们是否打疫苗的决定性因素。并且,疫苗的有效性会根据动物个体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效果。狂犬病毒的致死率接近%,带有狂犬病毒的除了猫、狗,还有猪、马、牛、狐、蝙蝠等,如果抓伤或咬伤了我们,病毒就可能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我们的身体。就算是已经接种过狂犬疫苗的宠物,被咬伤抓伤后,狂犬病毒的风险虽小但依然存在。所以,及时接种疫苗很有必要。
萌宠虽好,可是距离产生美呀。
二、虫虫危机。
树上落下的毛毛虫、躲在鞋子里的蜈蚣、藏在晒过太阳的被子里的马蜂……如今,各种虫咬伤害并不罕见,如果不小心惹到了“虫虫特工队”,应该怎么办?
1.蜂蜇伤攻略。
简言之,冲洗伤口、挤出毒液、涂小苏打!
居家生活,收取阳台上晾晒的衣物被子时,要小心夹带蜜蜂或马蜂。在野外尽量穿长袖、戴帽子,避免使用香味浓烈的化妆品,如香水等,可以喷一些防蚊药水。
(1)被蜂群攻击后,不要过分反击,找安全地方蹲下,用衣物遮蔽重要部位,避免激惹蜂群。
(2)马蜂蜇人后,不会把刺留在人身上,但蜜蜂会留刺。因此,被蜇伤后要首先检查伤口处是否有毒刺残留。如果有毒刺残留,应该用镊子拿出来。
(3)附近如有干净水源,可以用清水冲洗,最好是马上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可以用风油精涂抹伤处,减轻中毒后的红肿。不要用脏水清洗,更不要用泥糊在创面上,这样容易感染伤口。
(4)如果出现发热、头晕头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出现神志不清、心脏呼吸骤停的情况,应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并拨打。马蜂蜇伤易出现休克前兆或休克,需要及时抢救。
2.毛虫皮炎攻略。
简言之,用透明胶带粘除毒毛!
桑毛虫皮炎是指由桑毛虫毒毛接触人体后,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桑毛虫是桑毒蛾的幼虫,虫体有无数毒毛,毒毛中心为空心管道,中有毒液,毒毛脱离后随风飘扬,接触人体后即可发病。
刺毛虫皮炎是刺毛虫的毒毛刺伤皮肤引起的炎症反应。我国常见的是黄、绿刺毛虫。皮损多发生于面、颈、手、前臂等暴露部位,皮肤被毒刺刺伤后一般先有刺痛、灼热感觉,随即在刺伤部位出现红肿或大片肿胀,一般全身症状较轻,重者可能引起死亡。
(1)要尽可能用胶布或透明胶带反复多次粘去皮疹处毒毛,及时用肥皂水或碱性水溶液冲洗局部,以中和毒素。
(2)局部可外搽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洗剂或1%薄荷溶液,也可用马齿苋捣烂敷于患处,消炎止痒。
(3)如果症状较重,要及时就医。
3.蜈蚣咬伤攻略。
简言之,不要试图挤出毒液,勿用碘酒、消毒水!
应尽量避免光脚穿拖鞋到长有青苔的地方,不要轻易搬动砖块,否则很可能会搬出一窝蜈蚣。蜈蚣喜潮,因此要做好室内防潮工作,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堆积物品。
蜈蚣毒液呈酸性,蜈蚣咬人的伤口是一对小孔。蜈蚣咬伤的主要表现为局部的急性炎症:红、肿、痛痒,严重者可发生局部皮肤坏死等;更严重者可见浑身麻木、头痛、眩晕、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1)一旦被蜈蚣蜇伤,不要试图将毒液挤出,用力挤压会使血液循环加快,从而导致毒液扩散,引起伤口肿胀蔓延。
(2)蜈蚣的毒液呈酸性,如被蜈蚣咬伤,伤口周围可用冰敷,肿胀明显者可用抽吸器或拔火罐吸出毒液,立即用碱性溶液(肥皂水等)反复多次冲洗伤口,以中和酸性的毒液。
(3)蜈蚣咬伤的痕迹是一对小孔,毒液就是顺着小孔流入的,所以一定要用碱性溶液反复冲洗,忌用碘酊或酸性药物冲洗或涂擦伤口。
4.防治蟑螂攻略。
简言之,环境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
多年来对蟑螂的防治工作的证明,防治要采取以环境防治为主,结合化学防治,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单靠某一种方法想达到防治蟑螂的目的,效果不太理想。
(1)环境防治:搞好室内卫生,清除蟑螂卵荚,清除栖息场所的杂物,如纸壳、纸箱、垃圾;控制好水源和食源;厨房、食品仓库应通风干燥;注意封堵各类管线、墙壁缝隙。
(2)物理防治:在蟑螂活动的场所布粘蟑纸。对食堂和厨房缝隙和角落可以用开水或蒸汽烫杀其中的蟑螂和卵壳。
(3)化学防治:在蟑螂活动的场所采用滞留喷洒杀虫剂,投放灭蟑胶饵或毒饵,在密闭室内、下水道使用灭蟑烟雾弹灭蟑。
三、米奇妙妙屋。
好多同学觉得小老鼠体态圆胖,眼大深黑且明亮,耳朵较小,十分可爱。可是,鼠是“四害”之一,是许多疾病的储存宿主,通过其体外寄生虫叮咬、排泄物污染、机械携带以及直接叮咬等方式,可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地方性斑疹伤寒等。
学校面积大,学生人数较多,食堂、超市、宿舍集中,给鼠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场所和丰富的食物资源。校园的鼠害防治要以生态环境防治为主,科学使用药物,加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在不同阶段和时机,根据老鼠种类习性及生态环境特点,选择相应的灭鼠措施综合治理。
1.环境灭鼠。首先,加强学校与周边隔离区的防鼠设施,包括学校的围墙和护校栏等。其次,校园内部所有下水道、地沟等要设有防鼠网,各建筑物也要进行防鼠措施处理,防止鼠类入室。最后,提高对鼠类认识,了解导致鼠害的原因,及时清理剩余饭菜盒及生活垃圾,做好卫生环境,食物存放在加盖的且没有缝隙的容器内,杜绝和减少鼠类的食物来源等;不随意堆放的物品,经常检查衣箱、衣柜以及书籍、鞋帽等,不使鼠类营巢。
2.器械灭鼠。易于操作,不污染环境,是巩固灭鼠成果,控制鼠密度的有效措施,目前广泛使用的捕鼠器械包括鼠夹、鼠笼、粘鼠板等。仔细观察和记录校园老鼠的活动规律及活动路线,将鼠夹、鼠笼放在其活动通道上。鼠夹与鼠道或墙呈直角放置,鼠药靠近鼠道,鼠笼应与鼠道或墙面平行,粘鼠板应紧靠墙基放置,并放置少许食物以提高粘捕率。使用要注意安全,防止误伤。
3.药物灭鼠。这是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一种灭鼠方法。要严把灭鼠用药的安全观,集中投放、专人收取、专人保管,做好宣传教育,不得私自翻动鼠药,对未用完的药物及时上缴以免药物流失造成不安全事故。
总之,千万不要领养来路不明的宠物,也不要挑逗、喂养野猫野狗及小老鼠。希望在你对宠物付出爱心的同时,也要爱护自己的健康与生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