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得真快,假期转眼就结束了,沉浸在年的喜悦与轻松的孩子们也要开学了。冬去春来,气温回升,孩子也都将陆续的脱去厚厚的棉衣,轻松地开启新的集体生活的旅程。既然是集体生活,孩子们难免打打闹闹磕磕碰碰,虽然这些小的磕碰挠抓不会给孩子们生命带来危害,但是依然需要老师和家长注意,特别是出现状况后的第一时间能够用正确方法来处理伤害,显得尤为重要。
应“七色花玫瑰鑫城幼儿园”园长的邀请,为老师们做幼儿园“卫生保健暨儿童意外事故预防与紧急处理”的相关知识培训。特别是在春季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卫生消毒,意外事故处理的方法上,加以梳理和规范,解决了他们的一些模棱两可的处理办法,为孩子们的安全提供了一份保障,园长及参加培训的老师们一致感觉科学实用,我就把其中的“意外伤害的处理”分享给大家。
家有小宝,磕碰难免,正确处理,方为关键。
一,先说说咬伤:这种情况在托幼机构再所难免,咋处理?即便是仅仅有“牙痕”,我们也应该积极消毒abc。
a.先用肥皂水或流动的自来水充分冲洗,如果伤口确实较深,医院请外科医生处理吧。
b.冲洗后用75%酒精消毒,然后再用碘酒擦洗。
c.不建议用纱布创可贴捂着伤口。
二,抓伤:养过孩子的都知道,有时孩子自己都会抓伤自己,所以更别说托幼机构了,不过孩子们之间的抓伤通常伤口表浅,可用“75%酒精或者碘酊”反复消毒2-3次,待其自然止血即可。如果伤口较深或者抓人的孩子手比较脏,我们可以先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再用双氧水冲洗,原则上不用创可贴。
三,擦伤:孩子们玩耍跑跳,擦伤再所难免。擦伤分为a.浅擦伤;b.深擦伤;c.沙土擦伤(奔跑中摔倒)明显有脏的东西嵌入或划破,形成污染物与血交错的创面。
处理要点:A,如没有明显的污染物,可先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涂抹络合碘,以后反复涂抹直至结痂。
B,如果你创面污染严重,医院请外科大夫处理,有的可能需要麻醉清创,处理完毕后医生会嘱咐你怎样居家护理。
四,挫伤:由于碰撞导致的软组织损伤。特点:局部肿胀疼痛,皮肤可见青紫瘀斑。如果是关节附近可引起活动受限。
处理要点:24小时内冷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组织消肿,能起到止血止痛作用。关节附近的挫伤需要寻求医生帮助,以排除是否有关节损伤。没有破损的均不建议使用消毒剂,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止痛喷雾剂。
五,血肿:受伤后皮肤完整(血液渗到血管之外),用咱们俗话就是“碰个包”“碰个大紫包”或者“青包”。摸着软软的有波动感。这种情况托幼机构通常不多,即便是有,也是比较小的血肿。多数血肿可自行吸收,无需紧张。
处理要点:早期依然是“冷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组织消肿,能起到止血止痛作用。24或48小时后改为理疗,热敷或中药外敷。大的血肿需要向外科大夫寻求帮助。
六,裂伤:皮肤全层的损伤。就是咱们通常说的“磕破个口子”。小朋友们磕到桌角板凳楼梯上等都可见类似伤口,虽然现在托幼机构的桌椅板凳的边角都采用了弧度设计,但依然不可大意。
此类伤口,一般较深,伤口整齐,出血偏多,以头面部裂伤居多,多数看起来比较恐怖,但通常都没有太大危险。
处理要点:a,止血:(无菌纱布直接按压伤口)不能用卫生纸之类的不卫生物品。医院。
b,清创:生理盐水(医生的事儿)。
c,缝合;d,黏合(都是医生的事儿)。
七,轻度烫伤:在托幼机构通常是白开水或者是稀饭之类的。
处理要点:a,脱离热源(避免进一步烫伤)
b,冷水冲洗或放置在冷水盆里。时间通常15分钟。
c,保持创面干净,切勿用“牙膏”“酱油”等等涂抹。
d,对于有衣服附着且有粘连的,切勿自行去掉衣服;对于起了水疱的,也不要自行把水疱挑破,水疱能起到无菌辅料的作用。
e,就是及时送医啦。
八,昆虫蛰伤叮咬伤:桐柏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动植物资源丰富,风景优美,桐柏人都有踏春游玩的习俗,山花烂漫的季节自然少不了诸如蜜蜂之类的昆虫,孩子们天生好奇,外出游玩被昆虫蛰伤咬伤再所难免。虽然大多数昆虫咬伤通常不需要医学处理,但是有时会导致比较严重的过敏反应,发生迅速甚至会危及生命。
处理要点:a,将孩子带到安全地带,避免再次受到伤害。
b,立即除去昆虫留在孩子皮肤上的残部(蜜蜂或毛毛虫的刺等),对于那些柔软的可以用胶带粘掉。
c,用肥皂水清洗叮咬或蛰伤的部位,并用清水清洗。
d,冷敷,以期减少疼痛和水肿(隔着纱布或者毛巾,目的防止冻伤皮肤)。
e,将被叮咬或蛰伤的部位抬高(高于心脏水平)。
f,如果孩子本身就是敏感性体质,家长可以根据以往经验,给予抗过敏药物口服(如果你是孩子的老师,那么必须经父母同意,切勿自作主张)。
g,处理完毕后,一定要记住观察孩子是否有其他反映,如果吃了药,还需要观察药物反应。
由于儿童意外伤害的内容比较庞杂,也由于本人能力所限,仅就以上几个方面做以简单介绍,以期能够备各位家长或老师不时之需。
做,学习型的父母,是我对诸位家长真诚的建议和期望!
吕丙涛请做学习型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