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指体温升高超出1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大多数医学研究采用肛温≥38℃为发热,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肛温≥38℃或腋温≥37.5℃为发热[1],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急诊与住院原因。
针对发热不同时期处理措施[2]
如护士能掌握正确的发热护理时机,即可取得较好的降温效果:
1)体温上升期表现:皮肤干燥、苍白,疲乏无力,畏寒或寒战。
主要措施:保暖,如加衣、盖被,多喝温开水。
2)高热持续期表现:皮肤潮红,心率加快,呼吸深快。
主要措施:解开衣服加快散热,根据体温的程度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3)退热期表现:出汗多,皮肤潮湿。
主要措施:及时更换衣服、多饮水、注意测量体温、血压,防止虚脱、休克发生。
物理降温小窍门
窍门1、降温奇招--纸尿裤
冷敷对于发热患者降低脑温,保护脑细胞尤为重要。通过自制的婴儿纸尿裤冰帽较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冰帽的不足,用于物理降温,既方便又实用,同时增强了治疗效果。
方法:根据患儿实际年龄及头部大小,选择不同尺码和型号的纸尿裤。将1个纸尿裤内面用自来水淋湿,以提起不漏水为宜,;然后在纸尿裤两侧处贴纸粘好,使纸尿裤呈现帽状,最后再使用保鲜袋将其包裹好,放入冰箱中冷藏1~2h即可。直接戴在患儿头上,可确保患儿前额及头顶部充分被纸尿裤包住;侧贴可用来调节纸尿裤松紧,防止纸尿裤从患儿头部脱落,需使患儿耳廓自然外露[3]。
窍门2、小毛巾大作用
1)在使用退热剂的同时给予一条棉质毛巾置于小儿背后,可及时吸收退热剂使用后大量出汗,避免了衣物打湿导致小儿再次受凉感冒发生。
2)在患儿发热时,可用冷水毛巾湿敷额头或温水毛巾擦拭全身均是较好的舒适物理降温法,避免了冰袋带给宝宝冷刺激而出现哭闹不止的不适感。
3)毛巾绑腿退烧法,将两条毛巾以接近身体温度的温水浸湿,之后稍微拧干、摊开,再将毛巾逐一缠绕在孩童的小腿上,待二十分钟后解开,接着以干毛巾擦干。
对于小儿发热并非是件坏事情,它能帮助患儿摆脱感染,往往是患儿针对病原体免疫功能较好的一个表现,此时护士更需要做好患儿家长的健康宣教工作,减轻其不必过度紧张,避免抗生素滥用。
(医院叶天惠、黄实、罗薇)
参考文献:
[1]NationalInstituteforHealthandClinicalExcellence(NICE).Feverishillnessinchildren-assessmentandmanagementinchildrenyoungerthan5years.NICEClinical
[2]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6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
[3]黄佩纯.纸尿裤冰帽对高热患儿物理降温效果的护理探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1):90-91.
精彩内容推荐:
儿童退热用药指导
小儿热性惊厥你了解多少
护士必须了解的发热宝宝八知道
儿科护士人文关怀素养培养策略
一例蜂蜇伤患儿的护理心得
温馨提示
投稿邮箱:hulizix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