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清晨6:45分,医院急诊科接到指令:祝站镇东风村一男性村民一小时前在田间劳作时,不慎遭马蜂蜇伤双手,当时手指发麻、发痒,随即回家,几分钟后忽然晕倒在地、口吐白沫、手指青紫,情况危急!
救护车一路奔驰,三方通话中,急诊科医生指导家属配合相应抢救。抵达现场,只见该男子昏迷不醒,全身青紫状。医务人员迅速将其抬上救护车,争分夺秒展开抢救,建立静脉通路、吸氧、监护,给予抗过敏及呼吸兴奋剂等,维持生命体征。
7点45分,救护车回到东城院区急诊科,早已做好接诊准备的急诊团队迅速将患者推入抢救室。
“血压低,患者过敏性休克,立即建立双通道,扩容、给药,0.5mg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准备做气管切开准备……”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在急诊团队的紧密配合下,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生死时速”,患者终于转危为安,从“鬼门关”成功逃脱,进入后续治疗。
02医生支招如何防治蜂蛰伤医院、医院了解到,近三个月,蜂蛰伤患者多发,患者多来自农村。
医院急诊科医生方龙介绍,夏秋是蜂蛰伤的高发期,临床上常见的蜇人蜂类主要有蜜蜂、黄蜂,后者毒液量大、毒性强,患者常常出现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蜂蛰伤发病机制:
蜂毒主要包含有活性酶、肽类、生物碱、非酶类蛋白质,可导致身体直接损伤,如红细胞、心肌细胞、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结缔组织破坏等,以及过敏原导致I、III型变态反应。蜂蛰伤临床表现:
伤口周围有红肿,疼痛瘙痒不适,全身可出现广泛的红斑、风团,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鼻出血,流泪,焦虑,搏动性头痛,最严重的是出现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蜂蛰伤严重程度分级:
?轻度:蛰伤皮损数小于10处,仅出现局部过敏反应,无器官功能受累表现。
?中度:蛰伤皮损一般在10-30之间;过敏反应分级1-2级,仅有1项器官受累表现,SOFA评分大于等于2;早期出现肉眼酱油色或茶色尿。
?重度:蜂蛰伤皮损数一般大于30处,或过敏反应分级3-4级,或至少2项器官功能受累,每个系统器官SOFA评分均大于等于2。
蜂蛰伤怎么处理?蜂蛰伤后需卧床休息,抬高下肢,建立静脉通道,监测尿量。蜜蜂蛰伤局部伤口可用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冲洗;黄蜂蛰伤可用食醋,0.1%稀盐酸冲洗。可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上给予抗休克、抗过敏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维生素C、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积极液体复苏等;严重患者还可行血液净化治疗。蜂蛰伤恢复需要2周左右。怎样避免蜂蛰伤?
户外运动避免穿鲜艳、彩色和黑色的衣服,建议穿白色、绿色、卡其色衣服。发现黄蜂不要奔跑、鞭打或扑打,保持静止,等黄蜂飞走后再离开。保管好食物和饮料,表面含糖和甜味饮料勿外露。
若被蜂蛰伤
全身出现皮疹、恶心呕吐
嗓子发紧、心慌憋气
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时
切记立刻就近就医
来源:侯伶俐郭刚黄添瑞
制作:程姣
审核:侯伶俐
出品:孝感日报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