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保健幼儿常见急救知识宝典

祛白酊 http://pf.39.net/bdfyy/jdsb/190619/7230191.html

保护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家长和幼儿园共同的心愿。为预防幼儿意外伤害,保证幼儿健康,水景湾小童星幼儿园保健部门特整理出一套常见的儿童急救知识应对法宝,大家请认真阅览哦!

身体急症类

(一)高热惊厥

1.让幼儿平卧,头偏向一侧,便于及时排出分泌物,防止异物入气管。同时,松开衣领、裤带,保持血液循环畅通。

2.不要紧抱幼儿,可轻按幼儿抽动的上下肢,避免幼儿从床上摔下。

3.将毛巾或手绢拧成麻花状,放在幼儿上下牙之间,以免幼儿咬伤舌头。但若幼儿牙关紧闭,无法塞入毛巾,不可硬撬。

4.随时擦去痰涕。

5.用针刺或重压人中穴,即唇沟上三分之一处。

6.在急救处理的同时,医院的准备工作。

小提示:

高热性惊厥无法预防,一般儿童3岁之后,就很少发生了。

(二)鼻子出血

1.安抚孩子情绪。

2.指压止血法:如出血量小,可让病儿坐下,用拇指和食指紧紧地压住病儿的两侧鼻翼,压向鼻中隔部,暂时让病儿用嘴呼吸,同时在病儿前额部敷以冷水毛巾,一般压迫5~10分钟,出血即可止住。

3.压迫填塞法:如果出血量大,或用上面的方法不能止住出血时,可采用压迫填塞的方法止血。具体做法是:用脱脂棉卷成如鼻孔粗细的条状,向鼻腔充填。避免松松填压,因填充太松,达不到止血的目的。

小提示:

(1)制止孩子抠鼻子,抠鼻子可能会损伤鼻腔内的毛细血管,导致出血。

(2)经常开窗透气、或者用空气净化器;让孩子远离可能造成鼻出血的过敏源和容易堆积灰尘东西。

(三)食物中毒

1.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2.如孩子清醒,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孩子的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催吐时应注意孩子前倾的体位,避免误吸呕吐物,造成窒息。

3.将孩子吃过的食物进行封存,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4.带上导致中毒的食物,马上向急救中心呼救。

小提示:

(1)切勿购买和食用腐败变质、过期、来源不明的食品,不吃发芽的马铃薯、野生蘑菇等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

(2)保持厨房环境和餐具的清洁卫生。

(3)烹调后的食品应在2小时内食用,未食用完的食物可以放冰箱低温保存。

(4)食品要贮存在密封容器内,生、熟食品分开存放,新鲜食物和剩余食物不要混放。

轻微外伤类

(一)烫伤

1.冲:

用清洁的流动水冲洗30分钟左右,水流不宜过急。

2.脱:

(1)在冷水中,将覆盖伤口的表面衣物小心去除。

(2)必要时用剪刀小心剪开衣服,避免弄破水泡。

3.泡

(1)在冷水中持续浸泡10-30分钟,可缓解疼痛,散发热量。

(2)若儿童年纪小,而烫伤面积较大,需注意观察儿童体温。

4.盖:以上处理后,以洁净或无菌的纱布、毛巾覆盖伤口并固定。

5.送:医院治疗。

小提示:

(1)烧好的热菜、盛水的杯子不可放在桌子上、灶台边缘,以免儿童抓翻。

(2)冬季用热水袋取暖,要用毛巾包裹,温度不可过高,且需拧紧,防止漏水。避免给儿童使用“暖儿童”之类的取暖产品。

(3)教育儿童不可随意触碰危险物品。

(二)割伤

1.假如伤口很浅、出血不多,可自行处理。

2.需要立即就医的情况:

(1)割伤很深,或在关节处;

(2)伤口不清洁、有异物等,无法把伤口清理干净;

(3)动物爪牙、表面很脏的锋利器具造成的割伤;

(4)伤口几天内无愈合迹象,或出现如红肿、化脓或持续疼痛的症状;

(5)儿童未注射过破伤风疫苗或距离上次注射已经十年以上;

(6)在送医之前,可以自行初步处理伤口,清水冲洗,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等加压止血。

小提示:

(1)对年龄较大的孩子,教会他们正确使用剪刀等工具。

(2)可以考虑购买刀头圆钝的安全剪刀等,让孩子使用。

(三)擦伤

1.浅擦伤:主要为表皮擦伤,有少量组织液渗出,几乎不出血,伤略痛,愈合快,不结痂或结薄痂,愈后不留瘢痕。

处理方法:若伤口无明显污染,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外涂碘伏等,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可再涂药几次。

2.深擦伤:伤口深至真皮,渗出较多,有出血,疼痛明显,结痂较厚,愈合时留有瘢痕。

处理方法:对小面积创伤可予清创后涂碘伏等,定期换药。如伤口较深,出血较多,以消毒纱布局部包扎加压止血后,医院进一步处理,途中抬高患部,类似措施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创伤。

(四)踝扭伤

1.停止走动,防止加重损伤。

2.冰(冷)敷扭伤的地方,减轻因扭伤导致的炎症肿胀,同时也能减轻疼痛。

冰敷次数的建议:前24小时,1次/小时,一次20分钟;24-48小时,3-4次1天,1次20分钟。

3.出现以下情况及时就诊,排除骨折等可能。

(1)完全不能动,一动就特别疼。

(2)冰敷、休息后疼痛无好转。

(3)受伤部位变成紫青色、麻木没有知觉或有刺痛感。

4.弹性绷带包扎:可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弹性绷带对扭伤部位进行包扎、固定,减轻肿胀。

5.尽量抬高受伤部位:确认无骨折等严重情况后,在孩子休息或睡觉时,可以在脚下垫个枕头抬高受伤的脚踝,减轻充血状态,缓解肿胀。

意外伤害类

(一)触电

1.首先迅速切断电源:立即用绝缘的物体如木棍等,将孩子和导电体分开。

2.进行急救:如心脏骤停,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压。

3.联系急救。

4.如没有出现心脏骤停,皮肤表面有肉眼可见的烧伤伤口,可以进行简单的创面处理;

(1)及时冷敷:烧伤面积不算太大时,用流动水淋洗,或用清洁的凉水浸泡伤处;

(2)保护创面:用干净的布料或纱布,避免创口被污染。

(3)医院处理。

小提示:

(1)使用安全插座,按时检查家用电器的插头、电线、有质量问题,立即更换。

(2)重视孩子安全教育,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带电的器具。

(二)骨折

1.如骨折部位出血,可用手指按住伤口血管上方,或用干净的绷带帮助止血。

2.把受伤部位的异物脱下来或者剪掉,动作一定要轻柔。

3.有条件的话,用冰袋或者毛巾包点冰块敷在受伤部位。

4.不要移动受伤的肢体,就在出问题位置进行简单的固定。临时夹板可以用小木板、硬纸片甚至折叠多层的报纸来做,把它卷起来,用有弹性的绷带或者带子固定在骨折处。

5.简单处理后尽快带孩子就医。

小提示:

(1)家长日常应避免突然用力牵拉孩子的肢体。

(2)在家要重视对孩子的看护,卧室和楼梯的上下口可使用儿童安全门,不得让孩子在楼梯口追逐打闹。

(3)教育孩子正确佩戴头盔、护肘、护膝等。

(4)如果孩子容易反复骨折,家长应考虑孩子可能有其他疾病,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身体异物类

(一)眼内异物

异物入眼后,可粘在睑结膜表面,进入睑结膜囊内,也有的则嵌在角膜上。对于不同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具体方法:让幼儿轻轻闭睛,切不可揉搓眼睛,以免损伤角膜。沙粒粘在眼结膜表面时,可用干净柔软的手绢或棉签,轻轻擦去。若嵌入眼睑膜囊内,则需要翻开眼皮方能擦去。翻上眼皮的方法是:让幼儿向下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他的眼皮,轻轻向上翻即可。若运用以上方法不能取出异物,幼儿仍感极度不适,有可能是角膜异物,医院治疗。

小提示:

(1)不要让孩子用手抠眼屎或揉眼睛,以免感染或带入异物。

(2)避免到一些会有异物飞溅起来的场所,比如工厂、正在装修或者拆迁的地方。

(二)鼻腔异物

物品塞入鼻中不仅影响呼吸,还会引起鼻腔炎症,甚至引起气管异物。

处理方法:

深吸一口气,用手堵住无异物的鼻孔,用力擤鼻,异物即可排出。若异物未排出,且不可擅自用镊子夹取圆形异物,否则会将异物捅向鼻孔深处,甚至落入气管,危及生命。发现鼻腔异物应医院处理。

(三)耳内异物

1.昆虫类异物

(1)在暗处,用灯光或手电筒照射进了昆虫的耳朵,让昆虫出来。

(2)用温水、婴儿油、植物油等滴入耳内,使昆虫窒息,过几分钟后倒出,用棉签擦干耳内的水或油,以免发生感染。

2.普通异物

(1)如耳内异物离出口非常近,而且儿童也愿意坐着不动,可以尝试用镊子夹取。

(2)如不行,可以将儿童的头歪向一侧,将有异物的耳朵朝下,扳住儿童轻轻抖一抖。

(3)如若无法自行取出请及时就医。

(四)气管异物

气管、支气管异物多见于5岁以下的幼儿。若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幼儿身上,可将其倒提起来,拍背。若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幼儿身上,可让其趴卧在成人腿上,头部向下倾斜,轻拍其后部,或成人站在患者身后,两手紧抱幼儿腹部,迅速用力地向上勒挤。若仍不能取出,应医院处理。

原理: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去除,使人获救。

动物伤害类

(一)蜂蛰伤

1.用肥皂水清洗孩子被蛰咬的部位。

2.如果可以,试着将毒针取出。

3.用冰块敷在蛰咬处,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4.孩子疼痛难忍,也可以吃止疼药;孩子奇痒难忍,可以服用抗过敏药。但请注意看看药品是否可以用于年龄小的孩子。

5.一般来说,蜜蜂的叮咬只会引起局部皮肤的不适,但极少数时也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若抢救不及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6.如孩子出现严重的红肿、皮疹、发热、甚至呼吸困难,一定要及时就医。

小提示:

(1)带孩子去野外,全家都建议穿浅色、质地光滑的衣服。

(2)保持个人卫生,尽量不要给孩子涂香水或使用带香味的沐浴产品。

(3)告诫孩子识别蜂窝外形,不得捅马蜂窝。

(二)被猫、狗咬伤

1.至少使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彻底清洗15分钟,然后用清水或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将伤口洗净。

2.清洗完毕,用干净棉球将伤口蘸干,加以碘伏或酒精消毒。

3.被猫、狗咬伤后有一定几率感染狂犬病毒,所以在进行简单处理后,医院进行咨询,接种狂犬疫苗。

4.若伤口较深,医院进行正规清创处理,进行破伤风的预防。

小提示:

(1)不要随意靠近陌生的猫、狗,更不要随意捉弄。

(2)不要在猫、狗吃东西、睡觉或者照顾幼崽的时打扰它们。

(3)和猫、狗玩耍时,家长一定要在身边进行监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lmglux.com /fzsyf/116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