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马蜂,大家可能就会有本能的恐惧。
原本愉快的国庆假期,对十堰的胡先生一家来说,却是一场噩梦。1号当天,胡先生夫妇带着年仅11岁的女儿去扫墓,上山途中突遭马蜂袭击。胡先生夫妇被蜇成重伤,女儿不治身亡……
当时的情况,胡先生介绍,10月1日上午,他开着车带着妻女从郧阳区县城出发,到谭山镇上坟祭祖。途中经过一处杂草丛生的荒坡时,胡先生看到一棵树上有一个马蜂窝。他还没来得及叮嘱家人注意,突然群蜂倾巢而出,三人瞬间被马蜂包围。“我们当时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跑,可由于山路太陡,周围还有许多刺架,根本跑不快。眨眼的功夫,被群蜂团团围攻。”提起此事,胡先生几度哽咽。
就这样,半个小时内,一家三口被毒蜂肆无忌惮地蜇着。三个人中,由于女儿年纪小,无法保护自己,被蜇得最为严重。群蜂散去后,已经伤痕累累的胡先生,使出仅有的力气,抱着昏迷的女儿,搀着重伤的妻子下了山。好在胡先生的车子就停在路口,他强忍疼痛,载着医院。到医院门口时,胡先生整个人瘫在地下,“当时,我整个胳膊已经被马蜂蜇得面目全非,要不是强忍着疼痛开车出来,我们一家三口都会没命的。”
由于伤势严重,医院医院做进一步治疗。可胡先生的女儿还没来得及转院,就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医院不敢怠慢,立即将胡医院抢救。
医生介绍,医院时,伤势非常严重。尤其是胡先生出现了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肝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症状。如今,医院积极抢救,胡先生夫妇都已度过危险期,预计再过一个星期,即可康复出院。
提起女儿遇难的事,胡先生到现在仍不肯相信事实。从事发到现在,由于医院接受治疗,还没来得及见上女儿一面。今年54岁的胡先生中年得女,把女儿看得格外珍贵,如今却……他躺在病床上痛哭流涕,“多痛心啊,女儿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如果可以,我愿用我的命换回女儿的命。”
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市民李先生也是被马蜂蜇伤的重度患者。10月6日,他和几个朋友结伴到大川徒步出游,在返回的途中遭遇马蜂袭击,一行七人都不程度地被马蜂蜇伤。李先生是伤得最为严重的一个,全身上下被蜇一百多口。好在医院抢救,如今已脱离生命危险。
医生介绍,时下正是被蜂蜇伤的高发期。尽管被蜂蜇致死的病例每年都有,但今年却显得格外集中和明显。整个十一期间,就已经接到十几例被马蜂蜇伤的病患。
每年9-11月正是马蜂的繁殖期,蜂巢甚至可达到直径50厘米,其中居住约-只马蜂。一旦靠近蜂巢,马蜂就会认为敌人入侵并奋起反击,发生死伤事故。因此,求生君提醒大家,秋季来临,出游时要小心被马蜂蜇伤,以免有生命危险。
认识毒蜂
毒蜂包括蜜蜂、黄蜂(有些资料又叫马蜂或胡蜂,)、大胡蜂和竹蜂等多种有毒刺的蜂类,其毒力以蜜蜂最小,黄蜂较强。相信大家都听过恐怖的非洲杀人蜂,不过,在国内是没有的。
其中马蜂(学名胡蜂,俗称马蜂、黄蜂),毒性很大。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其蜇针的毒液含有磷脂酶、透明质酸酶和一种被称为抗原5的蛋白,被马蜂蜇伤后应及时处理。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黄蜂螫后中毒症状
被马蜂蜇后伤口会立刻红肿,且感到火辣辣的痛。黄蜂螫后受螫皮肤立刻红肿、疼痛,甚至出现瘀点和皮肤坏死;眼睛被螫时疼痛剧烈,流泪,红肿,可以发生角膜溃疡。全身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血压升高等,以上症状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消失;严重者可有嗜睡、全身水肿、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部分对蜂毒过敏性体质的人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肝功能衰竭。
马蜂蜇人原因
1、人为伤亡人中绝大多数是主动攻击蜂巢时遭到报复
2、使用的化妆品中有与胡蜂信息素近似的成分
3、饮酒的人易受到胡蜂的攻击
4、蜜源性植物数量过多导致蜂群数量增加
毒蜂螫伤紧急救治措施
(1)不要紧张,保持镇静。
(2)用冰块敷在蛰咬处,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3)仔钿检查伤处,若皮内留有毒刺,应先将它拔除。
(4)因蜜蜂毒液是酸性的,选用肥皂水、3%氨水、5~10%碳酸氢钠水、食盐水、糖水等弱碱性溶液清洗及外敷敷伤口。如果没有碱性液则用干净的清水冲洗伤口。
(5)新鲜母乳涂于伤处,每日数次(荒郊野外的可能比较难找,即使在城市里)
(手被蛰伤后红肿好几天)
(6)玉露散或菊花叶捣烂敷贴。
(7)黄蜂螫伤,蜂毒呈弱碱性,可用食醋或1%醋酸或无极膏擦洗伤处。或鲜马齿苋洗净,挤汁涂抹。
(8)风油精、万金油、清凉油等去除蜂毒
(9)洋葱,洗净后切片在伤口上涂抹
(10)大蒜或生姜捣烂取汁,涂敷患处。
(11)选用鲜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景天三七、七叶一枝花、半边莲等,洗净捣烂,在伤口周围外敷,效果良好。
(12)将鲜茄子切开,涂擦患处;或加白糖适量,一并捣懂涂敷。
(13)老黄瓜汁涂患处,1日数次,又止疼又消肿。
(14)韭菜30克,洗净、捣烂如泥,敷患处。
(15)若被马蜂等毒性剧烈的毒蜂螫伤,最好用南通蛇药(季德胜蛇药),可特药片用温水溶化后涂于伤口周围;或用紫金绽或六神丸等药研末湿敷患处,有解毒、止痛、消肿之功效。同时口服蛇药片(驴子们如果有这些药就应每次都随身携带)
医院治疗(尤其在被成群蜂螫医院)。
(16)若有过敏反应,轻者可日服息斯敏1片,每日1次;或扑尔敏4毫克,每日3次
(17)重症在伤口近心端扎止血带,每隔15分钟放松一次,结扎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医院就诊。
(18)被蜂蜇伤二十分钟后无症状者,可以放心。经验只适用于几只马蜂的蛰伤,遇蜂群攻击时应立即就医,不可掉以轻心。
(19)切记不可用红药水或碘酒搽抹,那样不但不能治疗,反而会加重肿胀!
(20)特别提醒:任何损伤,都不要以土、破布、脏手绢等东西堵塞伤口,以免发生破伤风,造成人为的死亡。
求生君提醒:一旦遇到马蜂蛰伤,医院就医,以上方法仅供临时急救。
(马蜂窝)
特别注意:
1、一般身体健康的人,同时受到5只蜜蜂螫刺,仅发生局部红肿和剧痛,数日可以恢复正常;如同时受只以上蜜蜂螫刺,会使机体中毒,引起中枢神经损害、心血管功能紊乱等症状;同时受只以上蜜蜂螫刺,会死于呼吸中枢麻痹。
2、外出野游时被蜂螫伤,不要以为没有什么,应引起重视,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完全有理由相信,有些毒蜂的毒性决不亚于任何毒蛇,而之所以较少有人死于毒蜂螫,根本原因仅仅在于进入人体毒液的数量相差悬殊。然而即使只被一两只大胡蜂或竹蜂等毒性猛烈的毒蜂螫伤,也常常会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对蜂毒过敏者,还可能迅速出现荨麻疹、哮喘或过敏性休克,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3、蜂毒还有一点完全不同于蛇毒:不少人被它螫伤后产生的抗体在以后再次遭遇叮咬时常常会起过激的反作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经介绍了一个第一次被大量蜂螫伤后康复,而第二次却死于同样的少量蜂螫的案例,并分析了人体中的该复杂生化过程。
野外驴友防蜂注意事项:
1、驴子们出游山野,一般应当不抹香水、发胶和其他芳香的化妆品,以防毒蜂闻风而至;
2、携带的甜食和含糖饮料要密封好,以免招蜂引蝶;
3、在山野丛林活动时,不要乱捅蜂巢,以免群蜂攻击;
4、如不小心触动有蜂巢的树枝、灌木,引起蜂群骚动,千万不要拔腿狂奔,而应就地蹲下,屏息敛气,纹丝不动,可用随身携带的草帽遮挡颜面和头颈,耐心静候十几二十分钟,等蜂群活动恢复正常之后,再慢慢退却,以躲过“劫难”;
5、鲜艳的服装、头花等都容易诱发毒蜂的攻击行为,因此一定要注意穿着,避免红黄橙等接近花蕊的颜色。
预防毒蜂攻击措施
万一碰到马蜂、蜜蜂,最好马上蹲下来,用衣服把头包好,这样可以临时预防。
专家提醒:不小心惹得马蜂“发火”时,可以趴下不动,千万不要狂跑,以免马蜂群起追击。
1、注意不要惊扰蜜蜂、马蜂,出门带帽子。
2、庭院要经常修剪树木,翻松土壤,减少胡蜂筑巢的机会,房前屋后避免栽种多汁植物,减少胡蜂进入宅院的机会。
3、不应在空旷地方摆放没有掩盖的糖类食物及饮品,以免蜂类集结。
4、化妆品内含的化学合成物质和气味往往模仿天然花香,容易招蜂,出行前不要饮酒、使用化妆品。
5、马蜂、蜜蜂都是色盲,零星几只蜂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不必理会;蜂停落在头上、肩上时,轻轻抖落即可,不要拍打。
6、被蜂群攻击,应尽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可蹲伏不动,不要迅速奔跑,更不要反复扑打。
7、野外活动时应观察周边环境,避免惊扰蜂巢,在马蜂分布密集区作业要穿深色长衣裤防护。
8、野外如遇见单飞的马蜂在周围盘旋,表示你已接近它的警戒范围,绝不要挥赶或骚扰它,也不要距离很近观察马蜂,要尽快离开,以免它发出讯息招来群蜂攻击。
9、在人类活动区附近发现马蜂巢穴,没有完善的防护装备切勿自行摘巢,报告消防部门处理。野外作业人员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蛇药、息斯敏等)
(消防员摘除马蜂窝)
延伸阅读年10月陕西胡蜂蜇死人上千人被蜇伤41人死亡当地出动警力灭杀胡蜂。
每年9至10月,是胡蜂繁殖、迁居季节,性情变得凶狠和狂躁,人们在采摘果实、收割庄稼或其他行为的惊扰异常敏感,容易蜇人。陕西发生的胡蜂蜇死人事件,造成上千人被蜇伤,41人被蜇死。当地出动警力灭杀胡蜂。
求生君提醒
特别注意任何损伤,都不要以土、破布、脏手绢等东西堵塞伤口,以免发生破伤风,造成人为的死亡。
被蜂螫后轻者伤处见中心有淤点的红斑、丘疹或风疹块,有烧灼感及刺痛。如螫伤后20分钟无症状者,可以放心。
重者伤处一片潮红、肿胀、水疱形成,局部剧痛或搔痒,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痉挛、昏迷。
有特异体质者对蜂毒过敏,可迅速发生颜面、眼睑肿胀,荨麻疹,喉头水肿,腹痛腹泻,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等过敏性休克现象,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亡。
马蜂虽小
毒性很大
见着绕行
别惹马蜂
一旦被蜇伤
严重者一定要尽快就医!
转自绝境求生手册!
白癜风皮肤病白癜风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