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蜂人生开个车子去捅马蜂窝

00:29

封面新闻记者苏定伟实习生陈恩凤

秋雨绵绵,位于川北的银窝村云遮雾绕,57岁的张细清全副武装,麻利地爬上一棵柏树,一群野蜂在他周围嗡嗡地闹着。20分钟,一个七八斤重的马蜂窝成功摘除。

9月16日,四川蓬安县河舒镇银窝村,来自湖南的张细清和唐长松组成两人走村串户“捅马蜂窝”。他们是一群特殊的“追蜂人”,免费为人捅马蜂窝,游览祖国大好河山,还能赚上一笔钱咧。

村民后退,追蜂人穿上20斤重的“灭蜂服”

雨,一直下个不停,收完谷子后的银窝村一片静寂,偶尔能听见几声狗叫。

这是水田边一棵柏树,在村干部的指引下,张细清看见了树顶硕大的马蜂窝。“这些马蜂凶得很,一旦蛰上,医院哦!”一位村民说她去年曾被马蜂蛰过,都不敢从树下过路。

打开后备厢,张细清拿出“灭蜂服”,头部是一个玻璃罩,脚下是双统靴,从头到脚连在一起,有出气孔。雨水的浸泡下,这套“灭蜂服”有20斤。张细清将灭蜂用的药水别在腰间,唐长松离树不远,四下瞭望。镇应急办的工作人员和围观的村民被要求后退,以防乱飞的马蜂蛰人。

穿着20斤防护服上树

两三分钟就穿上“灭蜂服”了,个儿清瘦的张细清看起来像进入有毒化工厂的灭火战士。他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追蜂人”,来自千里之外的湘西州永顺县,职业就是“捅马蜂窝”。有的追蜂人是养蜂,四季流转,追花养蜂。而他们是为民除害,开着车,从老家出发,四处“捅马蜂窝”,业务遍及中西部各省。

爬上树顶,20分钟摘下七八斤重的马蜂窝

脚上套着钩,像电工爬电线杆一样,张细清很快上树。风雨中,柏树开始摇晃,马蜂成群冲向张细清,还击“入侵者”,无奈老张的“灭蜂服”太厚,只有嗡嗡地闹着。张细清取出药水,喷向空中飞舞的马蜂,马蜂越来越少,张细清越来越靠近马蜂窝。

被马蜂围攻

将四周的树枝清理掉,马蜂窝明显地裸露出来。张细清掏出蛇皮口袋,一把将马蜂窝笼住,用力一扯,整个马蜂窝就摘下来,装在口袋里,将袋口扎紧,系在腰间,再原路返回到地面。

又摘除一个马蜂窝

“有七八斤重吧!”雨水顺着张细清的脸颊不停地流淌。打开蛇皮口袋,是一个造型精美的蜂巢,大、小六角形、数千个巢房连结在一起。白嫩嫩的蜂蛹在蠕动,有的已成幼蜂,在巢房里拍闪着翅膀。“晚上就要油炸处理,才能长时间储存,远距离运输。”后备厢里,已有头天晚上炸好的蜂蛹,香着咧!好客的张细清抓一把在手上,分食给大家,野生蜂蛹的香味在空气中飘散开来。

七八斤蜂巢内的蜂蛹价值数百元

安全排查,半路上遇到个“追蜂人”

“我和他们打了七八年的交道了,”陈新生原是蓬安县柳滩乡的应急办主任,撤乡并镇后,成为河舒镇应急办主任。七八年前,公路上查安全,刚好碰到张细清和工友开车路过。陈新生回忆,检查完后,张细清摇下车窗,“你们这有没有马蜂窝,免费摘取,不要钱!”陈新生将信将疑,“我正在找人摘马蜂窝咧!”那一次,张细清跑遍柳滩乡各个村,摘了多个,真就没收一分钱。

生态植被越来越好,野生马蜂逐年增多,成为广大农村的重大安全隐患。“他们是专业的‘追蜂人’,安全、免费。”每年打完谷子,蜂卵开始孵化成幼蜂,马蜂护崽心切,最容易伤人。这个时节,陈新生就会给“追蜂人”打电话,叫他们来摘取马蜂窝。蜂巢、蜂子和蜂蛹都可以卖钱,有的“追蜂人”是药厂专业人员,摘回去作为药品配料;有的是食用。这是今年来的第3支队伍了,张唐两人让陈新生最满意,个儿大个儿小,危不危险,他们都要取,完全就是“排危”。

追蜂危机四伏

这些马蜂窝多数在树上,一些在房檐下。陈新生介绍,镇应急办建了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dlmglux.com /fzshl/133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