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又进入被野蜂蜇伤的高发季节,大家不要大意,被蜂蜇伤,轻则疼痛难忍,重则丧命,请大家一定要小心,近来,我科治疗多例蜂蜇伤患者,以下收集一些资料,大家一块探讨一下,补充一下,希望大家出行玩得开心,平安归来,避免不必要的意外。
病因:蜂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蜂的种类很多,常见的蜇人蜂有胡蜂(亦称黄蜂或马蜂)、蜜蜂、蚁蜂、细腰蜂及丸蜂等。蜂尾均有刺器和毒腺。蜂毒内含有蚁酸、神经毒素、磷脂酶A、透明质酸等过敏原。蜂尾部末端有一对毒囊和一根毒刺,毒刺刺入皮肤时即将蜂毒注入伤者体内。若为蜜蜂蛰伤,其毒刺留于刺伤处,黄蜂蛰伤人后其毒刺可收回,继续蛰人。蜂毒进入人体后,可与体内的免疫球蛋白结合,产生一系列反应,从而引起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压下降。
临床表现:单个蜜蜂蛰伤很少引起全身症状,仅有轻微局部症状,无需特殊处理。若为蜂群或黄蜂蛰伤,则可能引起全身中毒反应。轻度:轻度蜂蛰伤后仅表现为蛰伤局部红肿、疼痛、瘙痒、少数有水疱或皮肤坏死。一般来说,数小时后症状即可消失、自愈。重度:蛰伤重者可迅速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有发热、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以至肌肉痉挛、昏迷,甚至休克、肺水肿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后可因心脏、呼吸麻痹而死亡。蜂毒过敏:部分对蜂毒过敏的患者,在蛰伤后可立即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哮喘、甚至支气管痉挛,重者可因过敏性休克、窒息而死亡。皮肤被刺伤后立即有灼痒和刺痛感,不久局部红肿,发生风团或水疱,中央被蜇伤处有一瘀点,如多处被蜇伤,可产生大面积显著的水肿,有剧痛。如眼周围被蜇伤使眼睑高度浮肿。口唇被蜇,口腔可出现明显的肿胀或伴发全身性风团。严重者除有局部症状外还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烦躁或出现抽搐、肺水肿、虚脱、昏迷或休克,常于数小时内死亡或经数日后死去。因此,遇有蜂蜇伤出现全身症状者要及早进行治疗。国内黄蜂蜇伤发生过敏性休克死亡已有数例报告,还有报告蜂蜇伤发生血红蛋白尿引起肾功能衰竭的病例。
病理生理:蜂尾的毒刺和蜂体后数节的毒腺相通,蜂螫人时毒刺刺入皮肤,随即将毒汁注入皮肤内。根据蜂种类的不同,其毒汁的成分也不完全一样,如蜜蜂分泌的毒汁有两种:一种是由大分泌腺分泌的酸性毒汁,主要成分为蚁酸、盐酸、正磷酸等;另一种是由小分泌腺分泌的碱性毒汁,含有神经毒。以上这两种毒汁均含有介质和抗原性物质。据测蜜蜂毒汁中含有组胺。黄蜂的毒汁毒性更强,除含有组胺外,还含有5-羟色胺、胆碱酯酶、缓激肽、透明质酸酶和蚁酸,故刺入皮肤后释放出的毒汁可引起严重的全身变态反应。蜜蜂雄蜂无毒性,不蜇人,雌蜂尾部有毒刺和毒囊,是由产卵管发育而来,用来产卵和自卫,但在交尾后退化失去蜇人的功能。工蜂螫人,尾部的刺针呈管状,顶端有倒钩和毒囊相连,蜇人时刺针刺入皮肤常越刺越深,离开皮肤时刺针常折断在皮内。
急救护理:1、拔除蜜蜂毒刺:蜜蜂毒刺上有倒刺,蛰人后毒刺常滞留于皮肤内;护理时首先检查有无滞留于皮肤内的毒刺,发现后立即小心拔除。方法是用胶布粘贴后揭起或用镊子将刺拔出。如扎入毒刺还附有毒腺囊,则不能用镊子夹取,以免挤入毒液而使反应加重,只能用尖细的刀尖或针头挑出毒腺囊及毒刺。
2、中和毒液:蜜蜂毒液为酸性,可选用肥皂水、5%~10%碳酸氢钠溶液洗敷伤口。拔出毒刺后的皮肤用2.5%碘酊涂搽2~4次。因为碘酊具有杀灭伤口周围的致病微生物和破坏生物毒素的作用。
3、局部疼痛、红肿处理:可于患处周围用2%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注射液,以1∶1的比例皮下注射1次;四肢被蛰伤应减少活动,局部放置冰袋冷敷,以减少毒素吸收。
4、对过敏休克患者的护理:蜂蛰伤发生过敏性休克与蜂毒量常无绝对关系,在机体敏感性增高的前提下,即使一处蛰伤也可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发生过敏性休克时,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输液可以改善全身及局部循环,同时还可以稀释和促进毒素的排泄。对过敏性休克患者,可经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静脉输入10%葡萄糖溶液ml、三磷酸腺苷40mg、辅酶AU、维生素C5.0,氢化考的松mg加入5%葡萄糖盐水ml中静脉滴注,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等对症处理,同时密观察病情和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神志、尿量、四肢皮肤色泽温度变化,记录出入量,注意保暖,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用量和输液速度,使休克得到及时纠正。
5、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特别是呼吸困难者,给予高流量吸氧。若出现喉头水肿征象马上配合医生进行气管切开。
6、心理护理:蜂蛰伤患者对疾病认识不同,常表现不同的心理反应。轻症患者麻痹大意,认为蜜蜂蛰伤不会出现大问题。而较重和精神紧张患者,因突然遭受意外伤害和剧烈疼痛,常表现出焦虑不安、恐惧。这时,首先解除患者的痛苦,主动与患者交谈,使其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其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
预防宣教:夏季到郊外游玩或去野外工作,应注意个人防护,要穿长袖衣裤外出。如与蜂群相遇应尽快避开,千万不要用手拍打和驱赶,更不要乱捅蜂巢。一旦招惹蜂群,要马上保护好身体,尤其做好头面部的保护,对过敏体质患者,一定要尽快就医,以免危及生命。如一时难以就医,可就地先作简单处理,检查有无皮肤内的毒刺,发现毒刺应立即小心拔除。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儿童被蛰伤后,不要急于用手去抓挠肿胀、发痒的部位,以免弄伤皮肤引起感染化脓。在野外可用鲜马齿苋和夏枯草捣烂敷于患处,这样可以减轻疼痛和中毒症状,并赢得救治时机。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北京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