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初秋,
多么适合出游的好时节,
周末大家会约上三五好友外出秋游。
但大家在户外游玩的时候,
一定要留心有毒的它!!
在秋季最是活跃,
遇上别犹豫,快跑!!
原本愉快的国庆假期,对抚州河埠乡油顿村的刘老汉来说,却是一场噩梦。10月5日,六旬老汉刘某在山上摘板栗时,突遭马蜂袭击!当天晚上,老汉不治身亡……
不幸!抚州老汉被马蜂袭击
刘某今年67岁,是临川河埠乡油顿村什坊村村民。5日上午,刘某带着篮子来到附近的山上采摘板栗。大约9时左右,刘某在板栗树上采摘板栗的时候,碰到了树上的马蜂窝。
网络配图
突然之间,马蜂就从蜂窝里蜂拥而出,向刘某飞来。不一会儿,刘某就被多只马蜂叮咬。“马蜂毒性很强,我们当时都不敢靠近,只有叫老刘赶紧用衣服包住头,快点逃跑。”和刘老汉一起采摘板栗的村民向临川晚报特约记者介绍说,马蜂飞出来的时候,一大群,估计有一百多只,非常吓人。
悲剧!6旬老汉被蜇身亡
刘某逃出来后,脸上很快就肿了起来。在亲友和村民的帮助下,刘某被送到村里的卫生院。得知刘某是被马蜂叮咬后,卫生院的医生医院接受治疗。
可是,刘某认为没有什么大事,表示不去。在卫生院做了简单的消毒处理,就回家休息。10月6日凌晨3时左右,刘某毒性发作,不幸身亡。
警惕!73岁成都婆婆被蜇当场身亡
今年9月27号,家住成都清泉镇的73岁周婆婆本来在地里捡柴,后来,被人发现时,婆婆倒在庄稼地里,头上还有不少马蜂在盘旋。
接着,村里的村民们被通知赶来辨认,警方也赶到现场。在确认老人被马蜂蜇死后,直到当晚11时许,感觉马蜂渐渐少了,人们才穿着厚衣服将老人抬回家,“到处都是肿的,脸面发黑。”
进入秋季,不少人都认为应该是马蜂们偃旗息鼓的时候,外出郊游安全是有保证的,其实不然。春夏之交的梅雨季节由于持续降雨及低温,昆虫找不到食物,反而容易大量死亡,而一旦挺过梅雨期活到秋季,工蜂的数量就会猛增,活动也格外频繁。每年9-11月正是马蜂的繁殖期,蜂巢甚至可达到直径50厘米,其中居住约-只马蜂。一旦靠近蜂巢,马蜂就会认为敌人入侵并奋起反击,发生死伤事故。因此,抚报君提醒广大市民,秋季来临,出游时要小心被马蜂蜇伤,以免有生命危险。
遇到马蜂怎么办?
马蜂,也叫胡峰、黄蜂,其身上的蜂针毒性大,尤其是雌蜂,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释放出一种“信息素”,附近的马蜂便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秋季温度适宜,是马蜂的活跃期,在野外遇到马蜂,怎么办?肖敏介绍,马蜂的“处事原则”是“你不惹我,我就不攻击你”,所以遇到马蜂时,不要驱赶!不能拍打!
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介绍,如果在野外发现一只马蜂围着你转圈,就要小心了。“这是马蜂在侦察,证明你已经接近蜂巢。这时候千万不要攻击它,否则它会发出信息激素,让别的马蜂支援。马上静止下来,等它离开是最好的方式。”
如果遭遇马蜂袭击,最好就地趴下,用衣服盖住头,或者把衣服在天空抡几圈以后,扔向远方,吸引蜂群追赶,人则向反方向跑。“就地趴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为马蜂一般攻击离地面较高的地方。”如果遭到马蜂袭击受伤,医院诊治。
如何判断伤势?
如果不幸被马蜂蜇伤,出现什么症状时需引起重视?
医生介绍,被马蜂蜇后,最明显的反应是皮肤过敏,会出现红肿、疼痛,若伤口不多,在家自行处理即可。被马蜂蜇伤,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是把看得到的蜂针及时拔除,同时用氨水或肥皂水擦洗伤处,但不能挤压、揉搓伤口,以免毒素蔓延。
但如果出现头晕、头痛、呕吐等症状,则应该引起重视,医院检查。若出现昏迷、溶血、多器官衰竭等严重症状再送医,就晚了。
来源:晚报记者章晋辉、都市快报
编辑:万超
推荐阅读?抚州这5个县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今后可是会得到国家支持和保护的呦!
?太牛了!抚州学生发明了一双鞋,竟然能影响上亿家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