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三:生活指导
核心考点1: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
1.接待幼儿入园
主要工作:活动室内外通风、接待幼儿、晨检、与家长简短交谈、愉快入园。
晨间接待重点:检查孩子的身心状况。做到对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隔离以及早治疗。
晨检的一般方法:
一看,看脸色、看皮肤、看眼神、看咽喉;
二摸,摸摸是否发烧,摸腮腺是否肿大;
三问,问幼儿在家吃饭情况、睡眠是否正常、大小便有无异常。
四查,检查是否携带不安全品。
考查题型:选择题
2.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教师设计与组织教育互动应注意:
①每个教育活动有明确的、适宜的教育目的;
②组织教育活动应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
③灵活采用集体、小组或个别活动形式及多样化的方法;
④教育活动中引导儿童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参与活动过程;
⑤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进步;
⑥每次活动时间依据活动内容、方式和儿童年龄而定,有长有短,儿童不过度疲劳;
⑦每日均安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考查题型:选择题、可能考简答
3.游戏或自由活动
游戏活动应丰富多彩,尽量安排在户外进行,要注意动静交替。无论哪种活动,都要注意在饭前半小时转入安静活动,进行盥洗,而后进餐。
考查题型:选择题
4.盥洗
分批盥洗、避免滑倒。饭前10-15分钟组织幼儿盥洗。
考查题型:选择题
5.进餐
注意:幼儿进餐必须定时定量,开饭要准时,正餐间隔时间应为3.5—4小时(不少于3.5小时)。
教师对儿童餐饮活动的指导:
①创设安全、整洁、温馨、有趣的餐饮环境。(环境)
②制定良好的进餐常规和习惯,如进餐要定时定量,开饭要准时,进餐间隔时间因为3.5—4小时。(常规)
③培养幼儿的文明进餐习惯。按时吃饭、坐定进食;培养独立吃饭的能力;不把饭菜洒落在桌上和地上;进餐时不大声说笑;学会收拾餐具等。(文明)
④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因材施教,如挑食的、肥胖的、吃得快等谈具体解决办法)
⑤设计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专门活动)
考查题型: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6.睡眠时间(幼儿一昼夜总睡眠时间)
①托幼班要有13~14小时
②小班和中班要有12~13小时
③大班要有11~12小时
考查题型:选择题
7.户外活动与体育锻炼
(1)户外活动时间: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正常情况下,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
(2)幼儿户外运动的价值具有以下几个方面(或体育活动、户外活动):
①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
②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和技能
③增强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④有利于儿重的身心健康。
考查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核心考点2:幼儿园一日生活应遵循的原则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
动静交替,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做到动静交替;另一方面,某一个活动的过程,要做到动静交替。
实践,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考查题型:单选题、简答题
核心考点3: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
(1)身体健康发育
(2)心理健康发展,适应幼儿园生活
(3)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4)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5)日常生活是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
考查题型:简答题
核心考点4:幼儿所需营养
(1)三大产热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
(2)无机盐(婴幼儿最易缺乏的是钙和铁。)
①钙——缺钙引发疾病:骨质疏松、佝偻病(缺乏维生素D引起钙、磷代谢的紊乱等)
②铁——缺铁引发疾病:缺铁性贫血
③锌——缺锌引发疾病: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食欲减退、贫血,还会出现异食癖。
④碘——缺碘引发疾病:“呆小症”,或称“克汀病”;碘过量引发疾病:导致甲状腺肿大,严重者患有甲亢。
(6)维生素(不是热能来源,也不构成肌体组织,它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素)
缺乏维生素A,引发视力障碍(夜盲症)、皮肤干燥、脱屑等
缺乏维生素D,容易引起佝偻病
缺乏维生素B1,引起多发性神经炎,如脚气病。
缺乏维生素C,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坏血病
考查题型:选择题
核心考点5: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与预防
1.蜂类蛰伤
·一般蜜蜂毒液呈酸性,可用肥皂水等碱性东西洗患处;
·一般黄蜂毒液呈碱性,可用食醋或柠檬清洗患处。
2.跌伤、扭伤
没有破皮的跌伤、扭伤:冷敷,以止血、消肿、止痛等
跌伤破皮:用生理盐水清创,后敷创可贴;严重的如果跌倒后丧失意识,医院
3.烫伤
迅速冷却处理。轻度烫伤涂抹烫伤药膏;重度烫伤,去掉衣服,用干净床单包裹,迅速医院。
4.鼻出血
·用口呼吸,头略低;
·捏住鼻翼5-10分钟,同时用湿毛巾冷敷鼻部、前额和后颈窝;
·出血量大,用一般滴鼻液浸湿棉花团塞入鼻腔止血;
·止血后,2-3小时不做剧烈运动。
5.口腔异物
·不要用吃大口饭或喝醋等方法强行咽下,这样会划伤食道。
·仔细观察,了解情况,用镊子将卡在咽部的刺或异物取出。不易取出的,医院。
6.鼻腔异物
·让幼儿按住无异物的鼻孔,用力擤鼻子,使异物排出
·用棉花捻或纸捻刺激幼儿的鼻粘膜,使其打喷嚏,将异物排出
·不能解决的,送医院处理
考查题型:选择题
模块四:环境创设
核心考点1:幼儿园环境的分类
1.按构成环境内容的特质划分:物质环境、精神环境
2.按幼儿园潜课程的结构划分:物质空间环境、组织制度环境、文化心理环境
3.按幼儿园一日主要活动划分:生活活动环境、游戏活动环境、学习活动环境
考查题型:选择题
核心考点2:幼儿园环境的特点
(1)教育性(2)可控性
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决定了环境的可控性,使可控性有了明确的标准和方向。
考查题型:选择题
核心考点3: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般原则
简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运用环境创设的一般原则分析材料:
(1)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教育的目标
(2)发展适宜性原则:适应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比如直观、形象、生动
(3)幼儿参与性原则: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环境创设
(4)开放性原则:大小环境的结合
(5)安全性原则:保护幼儿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6)经济性原则:因地制宜,不追求奢华,不铺张浪费
考查题型: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核心考点4:活动区的环境创设
1.活动区的种类
考查题型:选择题
2.活动区的布局原则
(1)干湿分开
(2)动静分开
(3)固定与临时分区
(4)独立与整合分区
(5)相对封闭性
(6)就近设置
(7)方便通畅
考查题型:选择题
3.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适宜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3)丰富性原则
(4)层次性原则
(5)操作性原则
考查题型:选择题
核心考点6:良好心理环境对师幼的影响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自立精神,形成良好个性,适应社会生活;
(2)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规范意识和责任意识,适应幼儿园生活;
(3)能够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性格特征。
(4)有利于幼儿园老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考查题型:简答题
核心考点7:教师与幼儿如何沟通、交流
(1)创设一个宽松的交流环境
①教师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问题
②教师要有积极主动、平等的态度
③创造一个安全、温暖、信赖、无拘无束的交流环境
(2)非言语沟通
肢体动作与身体接触:微笑、点头、抚摸、搂抱、蹲下与幼儿交流,看着幼儿的眼睛说话等。
(3)言语沟通
①引发交谈的技能
②倾听的技能,耐心倾听并有眼神交流
③扩展谈话的技能
④面向全体、注意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谈话
⑤结束谈话的技能,适时、表达出对谈话的满意
考查题型:可能考材料分析
核心考点8:教师与家长如何沟通、交流
(1)尊重和信任
(2)平等沟通、交流
(3)教师发挥专业特长,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家长也要向教师提出建议
(4)合作共育
考查题型:可能考材料分析
核心考点9:教师如何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
(1)为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创造机会
(2)引导幼儿勇于进行人际沟通
(3)帮助幼儿化解矛盾,建立良好关系,切忌直接干涉
考查题型:可能考材料分析
核心考点10:家园合作的相关知识
1.家园合作的含义: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做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2.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1)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教育上的优势互
(2)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可以密切亲子关系,改进家庭教育。
3.家园合作的途径
(1)口语交流法
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家庭教育咨询、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交谈
(2)文字法
问卷调查、家园联系本(手册)、宣传栏
(3)活动法
观摩、庆祝、服务、管理(家长委员会)
4家园合作存在的误区
(1)教师认为自己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认为大部分家长不懂教育;
(2)家长认为自己忙,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
(3)教师只在知识上要求家长配合,家长也只愿意督促孩子写字、做算术题、背英语单词;
(4)家长与教师“各司其职”,孩子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教师管。
这就造成了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脱节,直接影响到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教育。
考查题型:选择题、可能考材料分析
模块五:游戏指导
核心考点1:幼儿游戏的特点以及对教师指导游戏的启示:
幼儿游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主动性)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虚构性)
(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外在强制性(无强制性)
(4)游戏具有趣味性,伴随着愉悦的情绪(愉悦性)
教师在指导游戏过程中,应注意:
(1)尊重并鼓励幼儿的自主游戏
(2)以观察为基础
(3)以间接指导为主(可采用游戏角色介入)
(4)适时干预
考查题型:材料分析题
核心考点2:小班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小班的角色游戏水平低。这个阶段的游戏特点为:①他们处于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高峰期②角色意识差③游戏主题单一、情节简单,游戏内容主要是重复操作、摆弄玩具④同伴交往少,主要与玩具发生作用。
针对小班的角色游戏水平,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应做到:①满足平行游戏的需要,提供种类少、数量多且形状相似的成型玩具②可以以游戏中的角色身份加入游戏,为幼儿进行引导③注意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在游戏中逐渐学会独立。
考查题型:材料分析题
核心考点3:中班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中班的角色游戏水平比小班要高。这个阶段的游戏特点为:①他们处于联合游戏阶段②想尝试所有主题,但游戏主题不稳定;游戏内容和情节比小班丰富③有较强的角色意识,有了角色归属感④有与别人交往的愿望,但不具备交往的技能,常与同伴发生纠纷。
针对中班的角色游戏水平,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应做到:①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鼓励儿童玩多种主题或相同主题的游戏②可观察幼儿游戏情节及发生纠纷的原因,以平行游戏或合作游戏方式指导③指导儿童学会交往技能及规范,学会在游戏中解决简单问题。
考查题型:材料分析题
核心考点4:大班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大班的角色游戏水平最高。这个阶段的游戏特点为:①他们处于合作游戏阶段②能主动选择并有计划地游戏;游戏主题新颖、内容丰富;能主动反映多种生活经验和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③角色意识很强,能在游戏中自己解决问题,能根据游戏分配角色④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同伴合作增强。
针对大班的角色游戏水平,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应做到:①观察儿童游戏的种种意图,给儿童提供开展游戏的练习机会和必要帮助②多用语言指导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独立性③鼓励儿童的创造,通过讲评让儿童相互学习,拓展思路,不断提高角色游戏水平。
考查题型:材料分析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