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11时左右,池州青阳县蓉城镇发生一起野蜂蜇人致多人受伤并有人死亡事件。截至9月28日晚间,此次野蜂蜇人事件已致2人死亡,尚有2人重伤正在抢救中。
据介绍,野蜂蜇人悲剧发生在当天上午10时30分至11时之间,事发地点位于青阳县蓉城镇建兴村村部卫生室对面的东河边。因实施东河水利治理项目,蓉城镇林业站、建兴村工作人员及部分群众共计8人当时正在清点东河建兴村段树木,期间在给清点过的树木喷漆做记号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触碰到了草丛中的蜂窝,导致8人均被野蜂蜇伤。
据青阳县相关部门介绍,事发后,青阳县蓉城镇政府立即组织医院抢救,其中2人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2人重伤医院抢救,另有4人伤势较轻,目前情况平稳。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了解到,不幸死亡的2人中,一人为56岁的当地林业站工作人员,另一人为64岁的蓉城镇建兴村村民。
目前,青阳县政府已成立医疗救助组、善后处理组等全力做好伤员救治和事件后续处理工作。
(网络图/文图无关)
何为野蜂?一般指野生蜜蜂,又名土蜂,山蜂,其实就是野生的中华蜜蜂,在蜂种中个头最小,生长在野外,以野外山里石缝或狭小的石洞等地为屏障做巢穴。其毒性较强,人若被叮咬有强烈的疼痛感和瘙痒感,还会引起浮肿,若同时被二三十只野蜂叮咬,就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野蜂蛰伤的处理方法:
1.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特别是呼吸困难者,给予高流量吸氧。若出现喉头水肿征象马上配合医生进行气管切开。
2.局部疼痛、红肿处理:可于患处周围用2%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注射液,以1∶1的比例皮下注射1次;四肢被蛰伤应减少活动,局部放置冰袋冷敷,以减少毒素吸收。
3.中和毒液:蜜蜂毒液为酸性,可选用肥皂水、3%氨水、5%~10%碳酸氢钠溶液洗敷伤口。拔出毒刺后的皮肤用2.5%碘酊涂搽2~4次。因为碘酊具有杀灭伤口周围的致病微生物和破坏生物毒素的作用。对黄蜂蛰伤则不用上药而局部涂涂以醋酸或食醋也可将鲜马齿苋洗净挤汁涂于伤口。
4.拔除蜜蜂毒刺:蜜蜂毒刺上有倒刺,蛰人后毒刺常滞留于皮肤内;护理时首先检查有无滞留于皮肤内的毒刺,发现后立即小心拔除。方法是用胶布粘贴后揭起或用镊子将刺拔出。如扎入毒刺还附有毒腺囊,则不能用镊子夹取,以免挤入毒液而使反应加重,只能用尖细的刀尖或针头挑出毒腺囊及毒刺。也可在蜂针拔除后拔火罐,这样可吸出毒汁,减少人体对毒素的吸收。
国庆假期即将到来
外出游玩如何预防蜂蛰伤?
1.首先要注意预防,离草丛和灌木丛远些,因为那里往往是蜂类的家园。
2.发现蜂巢应绕行,不要过于"亲近"。
3.最好穿戴浅色光滑的衣物,因为蜂类的视觉系统对深色物体在浅色背景下的移动非常敏感。
4.如果误惹了蜂群,而招致攻击,唯一的办法是用衣物保护好自己的头颈,反向逃跑或原地趴下,千万不要试图反击,否则只会招致更多的攻击。
5.为减轻肿痛,可用冷水浸透毛巾敷在伤处,医院处理。
安徽商报融媒体新闻中心出品
来源:合肥消防在线
编辑:王益众
统筹:马翔宇陈兆龙
主编:周祥新冯兰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