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护青山的ldquo老黄牛rdqu

余建华,男,54岁,渠县国有林场白蜡坪工区森林管护员,先后在渠县磨刀石、龙峡子、半山、汇南、白蜡坪等5个工区担任森林管护员,从事守山护林工作长达36年,多次获得县级“护林防火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殊荣。

有人说,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才完成的。护林员就是一群行进在山涧坚守梦想的人,而今郁郁葱葱的大山,就是护林人用汗水浇筑的最伟大的作品。

余建华的父亲是渠县国有林场的第一代护林员,从小余建华就跟着父亲在山里跑,林里穿,和林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长大后,余建华子承父业,也成为了林场的一名护林员,接力着父亲的守山护林工作,延续着父亲用一生守护林场的誓言和梦想。

年,18岁的余建华正式成为了渠县国有林场的一名护林员,先后在渠县磨刀石、龙峡子、半山、汇南、白蜡坪等5个工区工作,如今已从事守山护林工作36年。

守山护林工作看似简单,实为复杂且艰苦。余建华如今守护的白蜡坪工区约余亩,地处达川区与渠县交界处,辖区与4个自然村接壤,林地与居民、耕地等交错分布,地形复杂、居民分散,人员活动频繁,管护战线长,管护难度大。

这些年,余建华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简单吃过早饭,穿上护林马甲,拿上镰刀,背上水杯,揣上干粮,就朝山里走去,开启一天的巡山护林工作。走累了,余建华就在山石上歇歇,饿了就吃点包里的干粮,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青山作伴,和密林为伍,每天巡护5小时以上,巡护里程0公里以上,每年磨破胶鞋10多双,刮伤摔倒习以为常,蜂蜇蛇咬司空见惯。

余建华说,虽然守山护林工作很艰苦,但是自己依旧热爱且深爱着这份工作,喜欢山里新鲜清新的空气,喜欢山里象征希望的颜色,喜欢脚踏青山的踏实,喜欢蹲守山林的恬静与悠闲,因为对山林的这份热爱,余建华一干就是36年,继承着父亲的事业,也接力了父亲的护林梦想。

每到森林防火期,作为护林员的余建华神经随时都是紧绷着的,每天都在山里忙碌着,或是在进山卡点检查进出人员和车辆,或是在走村入户发放防火宣传单,或是在重要路口放置防火警示牌,或是在坟墓集中地区值守,杜绝火种带上山,加强群众防火意识,及早防范火灾发生。

每年春节和清明节,余建华都会坚守在山里,不敢有丝毫懈怠。在卡口执勤时,他会认认真真对所有进出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检查,对携带的火种、易燃易爆物品实施保管,严禁火种入林。在群众家里宣传防火知识时,他会不厌其烦地向群众宣传森林火灾的危害,守护森林的重要性。在坟墓旁蹲守遇到有人悄悄来祭奠时,他会及时上前制止并耐心劝导……

为了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余建华还走起了群众路线,平日里,余建华总爱到辖区村民家里去坐坐,宣传防火知识的同时也喜欢和村民拉拉家常。时间久了,村民们也把余建华当作了一家人。在余建华的影响下,林区附近的很多村民都成为了护林志愿者,遇到有陌生人上山,村民们都会主动提醒警示进山人员不能携带火种上山,防范森林火灾发生。看到有人在林区焚香祭祀、玩火或是存在火灾隐患,村民们也会第一时间告知余建华,余建华和同事就会快速赶往现场处置,防早、防小,杜绝森林火灾发生。思想不松懈,工作不失误,这些年,余建华所守护的渠县国有林场白蜡坪工区从未出现过一起火灾事故,因此,余建华也曾多次被表彰为“护林防火先进个人”。

往期回顾

川观解读丨四川出台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办法,建管护“有章法”四川省广覆盖开展林长制工作培训

绵阳:梓潼县志愿者进山入林排隐患,助力森林防火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lmglux.com /fzsys/132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